步入中老年后,许多人开始发胖,腹部出现脂肪堆积,容易出现畏热、多汗、呼吸短促、容易疲乏等症,通过节食及增加运动量也不见效。专家提醒,当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上时,便属于一种营养代谢障碍的慢性疾病,称为单纯性肥胖,如不及时加以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发病率将会成倍增长。
记者日前采访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杨慧艳教授时了解到,单纯性肥胖是由遗传和环境双重因素决定的,老人年龄每增加10岁,静息代谢率就下降1%~2%,能量消耗的减少使得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减重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饮食、运动调节,使摄入热量低于消耗热量,从而减轻体重。而中医认为,肥胖症乃真元之气不足,痰湿内停所致。脾主肌肉,能消化饮食,运输水谷精微到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若真元之气不足,不能正常输布水谷之精微,变生脂肪痰湿蓄积于肌肤之中,就会产生肥胖疾患。“大抵素禀之盛,从无所苦,惟是痰湿颇多。”其治疗宜燥湿化痰、消食理气,尤其是综合中药、针灸、拔罐等两种以上方法,不但安全有效,而且能改善体质,达到治未病的目的,效果远远好于单一疗法。
双叶浴取荷叶10克、竹叶10克,放入砂锅内,加水毫升,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3分钟,去渣存汤,将药汤倒入浴缸内,加水调至39℃左右。先行清洁身体,随后入水浸泡15分钟,每周3次。荷叶能排除体内废水,消除水肿;竹叶能排出体内毒素,使新陈代谢加快。用荷叶、竹叶进行药浴,还可降低食欲,消除体内多余脂肪。
按揉曲池穴肥胖多由脾虚湿阻、脾肾阳虚、肝瘀气滞所致,可点按曲池穴(屈肘,肘横纹外端凹陷中)、天枢穴(平脐,脐旁开2寸处)、阴陵泉穴(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丰隆穴(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2横指)、太冲穴(足背侧,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每穴按摩2分钟。
紫苏山楂茶取绿茶、紫苏叶、石菖蒲、泽泻、山楂各等份。混合后泡茶频饮,30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1~3个疗程。本方理气利水,可消除胸闷、气喘等肥胖的典型症状,且年龄愈小者治疗效果愈佳,能使体重分别控制、减轻、稳定在各自的标准指数内。
健脾瘦身汤取黄芪30克,党参、白术、茯苓、当归、山药各15克,扁豆、木香各10克,生山楂30克,泽泻2克。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疗程。服药期间停用其他减肥药,本方以健脾补虚为主,多用来治疗脾虚痰湿偏胜者。
水穴拔罐取外陵(下腹部脐中下1寸,距前正中线2寸)、水道(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归来(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气冲(腹股沟区,耻骨联合上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大赫(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等穴位先按揉刺激5分钟,之后取大号或中号玻璃气罐,将罐吸拔于刚按揉的穴位上,同时迅速向下加压以达到刺激力度,然后迅速将罐取下,再拔,再取。如此反复操作,约每分钟20次,每次闪罐约10~15分钟,反复闪罐直至皮肤潮红为度,闪罐后每个部位留罐5分钟。上述治疗均隔日1次,每周3次,1个月为1疗程,共3个疗程。
背部隔姜灸取脾俞(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俞(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三焦俞(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4个穴位。选用鲜生姜,切成直径2~3厘米,厚度约0.5厘米,中间用粗针打10个孔,艾炷每炷约2克,每次燃至三分之二时移炷再灸,每穴灸5壮,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艾叶辛温走窜,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提供所必需的能量,是一种非常好的减肥方法。
点击“阅读全文”,直接订阅最新《医药养生保健报》
赞赏
长按鍖椾含鐧界櫆椋庝笓绉戝尰鐧界櫕椋庡尰闄?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yy/948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