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平方米,成人吸烟率下降到18%及以下,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95%及以上,绿化覆盖率达42%,主要食品安全总体监测合格率达97%及以上......还有哪些指标将影响你我的健康?
在今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副市长宗明介绍了最新出台的《健康上海行动(-年)》。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市医保局局长夏科家、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市体育局副局长赵光圣出席发布会,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
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推进健康上海行动的实施意见》指出,要精准对接人民群众对美好健康生活的需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全面提升健康上海建设能级。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支撑体系,各区各部门通力合作,切实推进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着力改善“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要加强宣传引导,动员各方参与,大力营造“健康上海、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
上海健康工作有很好的基础,三大健康指标中,年户籍人口期望寿命83.63岁(其中男性81.25岁,女性86.08岁),孕产妇死亡率1.15/10万、婴儿死亡率3.52‰,均创历史最好水平,达到世界最发达国家水平。
《健康上海行动》坚持“健康优先、预防为主、共建共享、促进公平”的基本原则,巩固健康城市建设成果,提升健康上海能级,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着眼民生健康福祉,到年,使上海市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在已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的基础上,有更大的提升,率先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目标,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健康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健康城市典范。
《健康上海行动》在落实国家15个行动任务的基础上,按照中央对上海的战略定位和要求,增加了健康服务体系优化和长三角健康一体化、健康信息化、健康国际化等内容,最终形成18个重大专项行动、条举措,按照年和年两个时间节点,分步推进实施。
其中,18个重大专项行动是: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合理膳食行动、全民健身行动、控烟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人群健康促进行动、慢性病防治行动、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公共卫生体系提升行动、医疗服务体系优化行动、社区健康服务促进行动、中医药促进健康行动、健康保障完善行动、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健康服务业发展行动、健康信息化行动、长三角健康一体化行动、健康国际化行动。每一个行动都包含丰富的内容和切实的措施,事关每一位上海市民的健康。
主要包括五大方面内容
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实施减盐、减油、减糖、限酒等营养干预措施,明显减缓居民超重、肥胖和慢性病发病的增长速度,到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0%,参与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的人数达到万人,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医院“患者体验日”和“市民健康科普活动周”活动。开展全民健身行动,推进崇明国家级体育训练基地、徐家汇体育公园、浦东足球场、上海市民体育公园等一批重大体育设施建设,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平方米。加大公共场所控烟监督执法力度,完善戒烟服务网络,年成人吸烟率下降到18%及以下。推进心理应急干预体系建设,针对失眠、抑郁和焦虑等常见心理障碍,对青少年、职业人群、老年人、妇女等重点人群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急救技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推进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实现国家卫生区镇全覆盖。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及以上;年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95%及以上。推进垃圾综合治理,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新建绿地、绿道,年绿化覆盖率达42%。完善城市慢行交通设施,提升驾乘人员交通出行安全防护水平。年主要食品安全总体监测合格率达97%及以上;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30%。
围绕妇幼、中小学、职业、老年、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需求开展健康管理和服务,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wh/957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