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怎么出汗?
根据百度百科上的说法,我们人体上有多万个汗腺,每天要通过汗液排出六七百毫升的水分。有时候,我们运动一场,就能因为汗液排出将减轻1-2斤;在高温季节,我们更会排出大量汗液。
不过,大量出汗不仅不舒服,更会因为汗味、油光,而让我们觉得尴尬;加上有了空调,越来越多的人几乎可以“无汗度夏”。
可这样真的好吗?
“正常情况下,我们体内有‘热’时,热气会促使肌表开放,然后通过出汗带走体内的‘热’。当内热排出,或者外界温度较低时,肌表就会‘关闭’,停止这一过程,起到防御的效果。”医院中医内科专家徐陆周说,当然这个过程偶尔也会失灵。比如“自汗”或者“盗汗”,一个是无明显诱因就自己不时出汗,一个是专在睡觉时出现,大家都知道这对于健康并无益处,甚至可能是疾病的征兆。可如果总是不出汗,也一样不妥。
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也比较复杂。有的人是体内热邪聚集,当然会出汗不止;还有的人则是阴气不足,所以阳气相对过剩,也会乱出汗;还有一些人则是因为身体太虚弱了,体表“收不住”,就算体内没有过多热气,可照样大汗淋漓——比如久病后体虚的人,就经常会如此。
这些都是“汗太多”的问题,可“总不出汗”一样可能带来问题。
徐陆周说,在门诊也经常遇见一些人感慨,老不出汗感觉这个人都不对劲,提不起精神来。结果医生一看,对方其实是内湿过重了。这是因为,出汗过程中,可以将体内多余的水排出,这从中医角度通俗来说,也是一个将内热排出,同时排水祛湿的过程。
如果一个人总是不出汗,那么体内多余的“湿”就只能通过脾肾排出,无形中增加了后者的负担,结果稍微有点脾虚、肾虚的人,就很容易出现胃口不佳等一系列表现;况且即便这样,内湿依旧可能在体内堆积,造成阳气虚衰。
主动出汗才是“养生汗”
一般来说,因为天气、环境或心理压力造成的出汗称为被动出汗,而因为运动产生的排汗才是主动出汗。而现代人恰恰是被动出汗多,主动出汗太少。
既然知道适当出汗是有益的,该如何有效的“主动出汗”呢?
■主动运动
运动健身始终是主动出汗的最佳方案,但运动的时间、地点都需要注意。在高温夏季推荐多在室内运动,并且一定要注意室内的通风和室温。当室温在26℃左右,同时通风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进行适量的室内有氧运动来出身汗还是很好的。
另外,在主动出汗的同时,还是必须适当补充水分,睡眠不佳、过度疲劳、体力透支时则不建议进行高强度运动。
■适当食姜
夏季大家都爱吃冷饮,但为了“主动出汗”,我们还是应该吃点热食。尤其是在运动前和运动期间,不要饮用冰水,可以试试常温水甚至有点温热的水。
夏季一般不推荐多食辛辣温热的食物,但现在许多人在空调房待得过久,伤及阳气;特别是一些本来就有“阳虚”表现的人,就可以考虑主动吃点姜了。例如选择生姜茶发汗解表,有助于他们滋养阳气。另外,茶叶加生姜片泡水、生姜红枣水等也不错。
■科学日晒
夏季阳光太过毒辣,在日头最毒的时候当然要避开阳光,但不代表我们就要完全拒绝阳光。专家建议,在气温不是特别高的日子里,清晨和傍晚在户外活动,晒点晨光或者落日余晖,还是没有坏处的。当然,这可以和运动结合起来,做一些户外活动。不过,一旦遇见高温警报这样的极端气候,肯定要避免外出活动,日晒也要减少。
■试试刮痧
刮痧是现在许多市民喜欢的一个养生方法,这个方法也有助于我们“主动排汗”。刮痧主要的目的在于疏通经络,只有经络通行,气血方能畅通;加上刮痧主要是针对背部督脉穴位作用,此处阳气最强。当全身经络疏通,阳气通畅,我们的排汗也会更加顺畅,正符合“主动出汗”的理念。
另外,热水泡脚在这个季节也同样适用。
这样出汗可能是疾病。
低血糖:这一表现为大量冒冷汗,同时患者面色苍白、心慌手抖,甚至意识昏迷。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常常也有出汗异常增多等现象。通过血糖检查和尿糖检查一般不难做出诊断。
甲亢:怕热多汗是这一疾病的特征之一,同时往往还会表现为脾气暴躁、难以入睡、食量暴增体重却在减轻。
嗜铬细胞瘤:往往表现为阵发性出汗,同时还伴有面部潮红或变白,心慌、手抖、四肢发凉等。另外常伴有明显的血压升高,以及因此而引起的头痛症状。
出汗越多越减肥么?
运动会加强新陈代谢,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使得人的体温升高。为了调节体温,汗腺会分泌汗液。汗液则通过蒸腾带走身体部分热量。排汗带走热量同时带走了身体的大量水分和一些电解质。出汗前后反映出来的体重差,主要是因为身体失去大量水分。
夏季高温环境下,体温升高更快,汗腺分泌的汗液增多,带走水分会变多,体重也就下降更多。另外,有些人由于天生体质或患多汗症的原因,就算不运动也容易汗流如雨。因此,单凭出汗多少来衡量减脂效果,未免有些偏颇。
运动减肥的效果不以出汗多少作参考,主要看在运动过程中脂肪转化为热量的程度。拿仰卧起坐来说,你快速做了多次仰卧起坐,累得大汗淋漓,但是过程中,仰卧起坐主要是消耗糖分来提供能量,燃烧脂肪供能少,那便无法达到很理想的减脂效果。
夏天运动如何补水?
1.运动前后都需要补水
补水,并非是运动后的事情。运动前、中、后,身体都需要补水。运动前2小时喝大约毫升的水,给身体补充体液,提高机体的热调节能力,降低运动中的心率,还能避免运动过程中出汗过多导致脱水现象。运动过程中,每隔15~20分钟需要补水,但是不宜一次性喝太多。运动后,马上喝水会增加汗水的排出,使盐分损失更多,还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因此,运动后,可以先少量喝水,先休息15分钟左右再慢慢补水。
2.不要牛饮
运动容易有唇焦口干的感觉,这令你对水的渴望远远大于身体对水分的需求。如果这时你喝进大量水,会稀释身体盐分,身体会排出更多汗来平衡体液的浓度,这样又会带走大量的盐分,并且还会让你感觉越喝越口渴。
3.不要等渴了才喝水
在你还没有口渴感觉的时候,其实你的身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所以,就算你不口渴,也要记得及时给身体补水。
4.喝水前先漱口
运动时,急促的呼吸会令人感觉嘴里、喉咙粘稠,让你以为极度缺水。其实,这只是唾液减少带给你的错觉,你的身体或许并没有如此“饥渴”。为了避免补水过量,在喝水前,先用水漱一下口,让口腔和喉咙变湿润后再喝水。
THEEND
我们一对一减肥营正在招生哦
最新一期很快开始
详情WX:maomao_
点状白癜风北京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zz/947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