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a_7422870.html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小朋友们结束了漫长的假期,开学第一天,小朋友们都要交到幼儿园或是学校一份体检报告,在为孩子们体检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严峻的问题: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胖了,并且有的小胖孩已经出现了肝功能异常,脂肪肝等令人揪心的情况。最新研究表明,我国儿童肥胖的发生率正在迅速增长,目前主要大城市0到7岁儿童肥胖率约为4.3%,7岁以上儿童肥胖率约为7.3%。5年增幅达到12%到15%。10%~20%的肥胖婴儿将成为肥胖儿童。40%的肥胖儿童将成为肥胖青少年。75%~80%的肥胖青少年将成为肥胖成人。不看数据,大家也能看到,现在的小胖孩很多,家长疼爱孩子,尤其是家里的老人们,总是觉得“胖点才好看,胖点才健康”,想方设法让孩子吃好喝好。结果都喂成了“小胖墩”。导致儿童肥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遗传因素:肥胖儿童大多有家族肥胖史,目前认为肥胖与多基因遗传有关:父母皆肥胖的,子女约70%~80%的肥胖。父母单方肥胖,子女约40%~50%的肥胖。双亲体重正常,子女约10%~14%的肥胖。2.饮食:喂养过度是肥胖的物质基础。人体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多主要在婴儿出生前3个月,生后第一年,11~13岁三个阶段,若在这三个时期内摄入营养过多,就会引起肥胖。3.缺乏运动:缺乏适当的活动和体育锻炼,也是发生肥胖的重要因素,即使摄食不多,但如活动过少,也可引起肥胖。如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均可导致肥胖。什么是肥胖呢?怎样判断孩子是否达到肥胖呢?从定义上讲,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均值的20%即可称为肥胖。肥胖症是由于能量摄入长期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怎样判断孩子是不是肥胖,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的评估标准:BMI(体重指数)。是诊断和筛查儿童青少年肥胖最简便的指标。推荐BMI≥同年龄、同性别第95百分位数(P95)为肥胖,≥第85百分位数(P85)为超重。BMI=体重(Kg)÷身高(m)2这样说大家可能不太理解,可以参考卫健委发布的《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用于筛查6岁~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是否超重或肥胖。(见下表)对于学龄前儿童,可参考以下公式: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77-12个月:标准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51岁以上:标准体重(kg)=8+实足年龄×2根据公式:(实测体重÷标准体重—1)×%,如果超过了标准体重的10%,可以看做超重,一旦超过了20%,则属于肥胖。家长们可以参照以上标准衡量一下自己的宝宝是否超重、是否肥胖。
儿童肥胖比成人肥胖危害更大。
那么,肥胖的危害有哪些呢?
1.引发各类代谢性疾病
肥胖症是由于能量摄入长期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容易导致脂肪代谢异常,出现脂肪肝。严重的甚至会发展为肝硬化,影响孩子身体健康发育。目前,儿童脂肪肝患者越来越多,首都儿科研究所流行病研究室对名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肥胖儿童中脂肪肝的检出率达10.2%,是正常体重儿童的51倍,严重肥胖儿童中的检出率则高达40%以上。2.心脑血管硬化年《柳叶刀儿童与青少年健康》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肥胖青少年的动脉血管,在十多岁时就已经开始变得僵硬。持续体脂过高的人群动脉更为僵硬。而动脉僵硬度高是动脉粥样硬化一个明显的信号,会增加心梗、中风发生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3.导致性早熟超重和肥胖是诱发儿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而性早熟的一大危害是孩子提前终止长个,结果导致成年身高较矮,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给孩子的心理发育、升学、就业和婚姻等带来很多不良影响。4.心理有负担
除了对身体健康的伤害外,超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比如会让孩子变得极度不自信,因为自己笨拙的动作会引起其他小朋友的嘲笑,都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成为超重儿童成长中建立自信心、肯定自身价值的阻碍。
了解到肥胖有这么多的危害,该如何防治儿童肥胖呢?这是每位家长都头疼的问题。一般儿童肥胖属于单纯性肥胖,预防和治疗的方法主要是饮食控制和加强运动。1.饮食疗法:专家推荐正确的进餐方式
1)和家人在固定地点和时间进餐,不遗漏进餐,特别是早餐;
2)进餐时不看电视,使用小器皿,调整进餐速度,细嚼慢咽;
3)正确的进餐顺序是:汤—菜—肉—主食;
4)控制零食、饮料、快餐等,不吃夜宵;
5)食物的烹调方式,最好以煮、蒸、炖、氽等为主,不用或少用煎、炸等方法烹调;
6)减少看电视和使用电脑、玩游戏机时间。改掉饭后静卧静坐,增加家庭间的友好运动;
7)进食后及时漱口或刷牙,去掉食物气味,免得刺激食欲,用有趣的活动转移孩子总是想吃的念头。
营养科张艳霞主任在线指导儿童家长
2.运动疗法:每天至少要累计一小时以上的中度或中强度训练。建议晚饭后半小时开始运动。可以让孩子通过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跳绳、跑步等运动燃烧脂肪,保持身材。
3.心理治疗:避免歧视,给予鼓励,解除精神负担。
4.药物治疗:一般不主张儿童、青少年借助药物。目前,肥胖已经是世界范围内的难题,儿童肥胖已不再是小事,防治儿童肥胖,是每个家庭、医院乃至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医院儿科与营养科携手,共同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hl/955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