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联合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上海市儿童保健所等十三家单位展开一项研究。该项研究意在了解我国三到六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多发原因。
其结果表明儿童肥胖的发生与家庭养育环境密切相关,研究发现,我国儿童肥胖发生率迅速增加;而学龄前儿童肥胖发生率位居各年龄段之首,且上升速度最快。已成为儿童期严重的身心健康问题。
身体健康问题我毋庸赘言,肺功能下降、心血管功能下降、血脂代谢异常、糖尿病、儿童智力发育缓慢、易发感染性疾病等一系列躯体疾病都与肥胖成高相关系数。
但与躯体相交织的还有心理行为问题,易被家长们忽视。
肥胖儿普遍由于体型变化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心,自我感觉差,自我评价低,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这对于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不利的,久而久之,会越来越不合群,形成心理障碍。
家长们在意识到问题之后,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与行为干预呢?
1、调整肥胖儿童的能量摄入
采取此方法,其目的在于满足儿童生长发育需要的能量摄入,同时尽量减少多余能量的摄入,以达到减肥的效果。为此我们可以将食物分级,按照交通法则向孩子提供食物。
所谓交通法则就是将食物按热卡含量的高低分成红灯、黄灯、绿灯食品。红灯代表停止,黄灯代表小心接近,绿灯代表可通行。
红灯食品包括高脂肪、营养成分少、单纯的碳水化合物的高热量食品,如肥肉、巧克力、炸土豆片等,这些食品要少吃或不吃;
黄灯食品是指以提供基本营养为主的食品;
绿灯食品是指平均每个单位热量低于20千卡的食品,如水果蔬菜和一些调味品,这些食品不限食或可多食。除此之外还要对每日摄入的热量进行严格计算和控制,有选择地进食,用最低的能量花费来提供最丰富的营养。
但在这里父母一定要注意不要过分限制孩子的饮食,因为这样会使孩子过分依赖外部因素去调整食物摄入,减少孩子本能调整食物摄入的能力,更有甚者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对儿童造成不良影响。
2、围绕饮食和活动的行为矫正措施
不良的饮食行为和锻炼行为与肥胖的发生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儿童行为的可塑性很大,在行为固着之前矫正不良行为,给予足够的健康行为刺激,使之形成健康的行为定型,这将会使他受益终生的。具体我们谈谈矫正方法。
(1)激发动机
矫正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激发儿童参与矫正计划的强烈动机。家长有责任向孩子讲清养成良好饮食和锻炼行为的道理和肥胖对于健康的危害。
(2)自我监视
家长可以给儿童建立一个生活习惯记录表,记录肥胖儿一段时间内每天的饮食和锻炼行为,并将每天的体重也记录下来。需要提醒家长的是一定要及时记录。如此家长和孩子可以了解每天的变化,增加减肥信心。
(3)正强化
当孩子改变了一个不良的行为并学习了新的行为(如原来不爱活动变成每天都要活动一段时间)并保持这个变化时,家长要经常采取表扬和许诺这两种正强化手段。注意适度原则,不宜为了少许的更改而大加赞扬,而大大的更改却给予少许的表扬,这样的表扬不仅不能起到正强化作用,反而还会引起相反的效果。
(4)刺激控制
对于红灯食物和降低孩子运动机会的物品(如游戏机、电视机、计算机等)置于不显眼位置,降低这些物品对孩子的刺激。而对于一些有助于孩子运动(如运动器械、生活习惯记录表)等物品需要安置于易拿取位置。
(5)行为楷模
儿童模仿能力较强,可塑性大,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父母的行为是儿童行为的楷模,因而建议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做他们不想让孩子模仿的事情,同时应该示范想让孩子重复去做的事情。
儿童白癜风的饮食白癜风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jc/945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