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症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飞速上升,据报道全球14.6亿成年人属于超重或肥胖人群,即每3个成年人中至少有1个超重或肥胖。而大量研究已经证实,肥胖症可以增加人们患上糖尿病、心脏病、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风险,并降低其预期寿命。因此,肥胖症也越来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那肥胖症的诊断和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
1.肥胖症的定义
肥胖症定义为以体内脂肪组织增加为特征的病理生理过程,且会增加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肥胖症的诊断和分级
肥胖症的诊断包括两方面内容:
①采用根据种族差异校正后的体重指数(BMI)及腰围进行筛查;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米2)
②筛查肥胖相关并发症的并评估其严重性。
因此,一个完整的肥胖诊断不仅包括BMI水平,还包括体重增加对健康的影响。当一例患者BMI≥25kg/m2或者在某些人群(如南亚人)中BMI介于23kg/m2~25kg/m2但腰围增加时(亚洲人群男性:90厘米;女性:80厘米),我们还需要评估肥胖相关的并发症及其严重程度。肥胖相关并发症几乎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包括代谢综合征、糖尿病或者糖尿病前期、脂质代谢异常、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睡眠呼吸暂停、多囊卵巢综合症、骨关节炎、胃食管反流、压力性尿失禁等。依据其对身体的影响,肥胖可分为0级(无并发症)、1级(轻至中度并发症)、2级(严重并发症)。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为例,若患者无脂肪变性属于0级,1级是指有肝脏脂肪变性但未发展到肝炎或者肝纤维化,一旦患者出现脂肪性肝炎则属于2级。肥胖的诊断和分级见表1。
3、肥胖症的干预和管理
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我们需要针对肥胖的发生、发展或恶化的不同阶段分别采取三级预防措施。
对于超重和0级肥胖的患者,由于其不合并肥胖相关并发症,被认为是一种”健康的肥胖”,治疗的目标是控制体重进一步增长及并发症的发生。患者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行为改变及适度运动达到治疗目标即可。但对于BMI≥30kg/m2或者体重增长过快的患者,则需要更严格的饮食控制以降低体重。
1级肥胖的患者以控制并发症的进展为目的,需要将体重下降3%~10%。目前,临床有效的方法包括强化生活方式管理,严格控制热量摄入,对于BMI≥27kg/m2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减重药物治疗。
2级肥胖的患者需要降低体重幅度≥10%才能达到有效治疗肥胖相关并发症的目的。在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BMI在35kg/m2~39.9kg/m2且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或者BMI≥40kg/m2的患者可以考虑减重手术。
由于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因此无论是超重、0级、1级还是2级肥胖患者都需要终身随访,并定期对自身的人体测量指标及临床指标进行评估。
赞赏
长按白蚀症白癜风怎么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jc/948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