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80343.html
当前,我国50%以上的成年人和约20%的学龄儿童超重或肥胖,在部分城市中,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已达40%,肥胖问题愈加凸显。近日,《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发布,提出体重管理、肥胖预防和治疗工作亟须从政策、经济、环境、社会和行为因素等方面,采取多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措施。
共识指出,肥胖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例如,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心肌梗死、卒中、部分肿瘤等多种慢性病的风险,肥胖也可导致社会和心理问题,增加居民卫生保健服务成本,造成医疗卫生体系的负担加重。
肥胖的科学有效防治对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至关重要。共识汇集了国内30多位临床、公共卫生、营养、运动、健康促进、卫生政策等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的意见,旨在指导和推动未来中国肥胖防治工作,促进全社会参与,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共识由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等联合支持制定,共包括7章,分别对中国肥胖流行状况和主要影响因素、面临的挑战、筛查和诊断、治疗、全生命周期防控、全社会参与综合防控策略进行总结,并提出了科学建议。
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院长王友发表示,此前的肥胖防控相关指南等大多仅针对超重/肥胖人群的治疗,对健康人群的体重管理和肥胖预防重视不够,未做到全人群、全方位、全生命周期覆盖,对肥胖防控应采取的综合措施也未达成全面共识。
“肥胖防控应纳入全人群、全方位和全生命周期的措施。全人群都应把保持健康体重作为目标,孕妇和儿童青少年是肥胖防控的重点人群。”王友发认为,应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开展综合干预措施,实施全方位肥胖防控。全生命周期包括孕前期、孕期、儿童青少年时期、成年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过程。
专家指出,应对肥胖流行的挑战,要以“健康中国”规划为指导,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调整优化健康服务体系,坚持政府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实现全民健康。个人、家庭、社区、学校、政府、专业机构和企业等应共同努力,改善致肥胖环境,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预防肥胖及相关慢性病。(记者沐铁城)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jc/958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