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中科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80130/6032484.html
宝宝的小脚又厚又平
脚底几乎没有拱形
走起路摇摇晃晃
或者宝宝的鞋底
整体或者鞋跟内侧磨损严重
很可能是扁平足
什么是扁平足
足底的拱形称为足弓,拱形消失称为足弓扁平。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的婴儿都存在扁平足,这是由于他们的足底有很厚的脂肪垫,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大概在5、6岁的时候,足底的脂肪垫减少,足弓逐渐开始发育,足底的肌肉由于走路等需要负重的活动增多而得到了加强,这个时候大部分孩子的扁平足症状就会好转,甚至消失。
3岁的孩子扁平足的发病率为54%,6岁时降至24%,男孩扁平足发生率高于女孩。肥胖儿童的扁平足发生率高于正常体重的儿童。
分类
扁平足的分类有很多种,我们根据软组织病理改变的程度,分为两种类型:柔性扁平足、刚性扁平足。
柔性扁平足:又称为柔韧性扁平足,脚在休息不负重的时候具有正常的足弓,一旦与地面接触,足弓就会消失。在青少年中比较常见,表现为足部的软组织虽然松弛,但仍保持一定的弹性。手法易矫正。
刚性扁平足:又称为僵硬性扁平足,无论坐着还是站着,足弓都不会出现。大多数是由于先天发育异常导致,也可由创伤、感染、肿瘤等其他因素导致。手法不易矫正。柔韧性扁平足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可能会发展为僵硬性扁平足。
原因
年龄;
体重;
遗传因素;
先天发育异常(副舟骨、先天性垂直距骨、跗骨联合、马凡综合征、韧带松弛症等);
足部创伤、感染;
神经肌肉病变;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等);
足部骨病(骨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症状及危害
站立时足跟外翻,足内缘饱满,足底纵弓变平或者消失,足内侧有骨性凸起(舟骨结节),外八字步态等。
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足部容易疲劳或是疼痛,鞋子后跟的内侧容易磨损。严重者可导致踝关节肿胀、拇趾外翻、X型腿、脊柱侧弯、髋部疼痛等症状。
如何治疗
对于学龄期以下的儿童,无症状的柔性扁平足一般无需治疗。当患儿出现症状时,可通过穿戴矫形辅具、足底特殊训炼进行针对性治疗。
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可能会由于扁平的足弓,导致无法耐受长时间的站立和行走,除了穿戴矫形辅具和足部训练之外,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调整生活及运动方式。小部分患儿可通过外科手术矫正。
对于一部分刚性扁平足保守治疗无效、扁平足症状严重、骨性畸形明显、畸形进行性加重等情况,则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温馨提示
创伤外科(骨一科)周晓康主任温馨提示:
1、控制孩子体重、注意劳逸结合、仔细耐心观察。
2、为孩子选择一双具有硬性鞋帮和有良好足弓支撑的鞋子,尽量少穿滑板鞋,避免穿过大或过小的鞋子。
3、在剧烈运动后及时休息,可进行足底按摩。
4、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专业的足底训练。
愿您的孩子能无忧的成长
我们将会为孩子保驾护航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jc/958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