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一直是长期困扰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的热点问题,目前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肥胖率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肥胖不仅影响形体美,而且还会给人们带来许多其他的并发症,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身心健康。现代医学证明,肥胖症可与多达20余种疾病相关,特别是糖尿病患者,肥胖需增加胰腺分泌胰岛素的量。虽然通过脂肪抽吸、外科手术等手段可以有效减少局部脂肪,但对于全身肥胖的人群而言,用经济实惠的减肥方法让体重减轻是全身塑形的步。减肥塑形的方法有西医和中医两大类,西医主要为药物减肥,中医类包括中药、针灸拔罐、药膳、按摩和刮痧减肥,但肥胖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方法。
(一)肥胖的判断标准
体型匀称是现代人体美的重要特征之一,构成体型的生物学基础是骨骼、肌肉的形态和脂肪的积累程度等三大因素,三者比例协调是体型匀称的基础。肥胖是指人体脂肪的过量储存,表现为脂肪细胞的增多和细胞体积的增大,即全身脂肪组织块增大,与其它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常表现为体重增加,超过了相应身高所确定的标准体重。肥胖的常用判断标准有以下两点:
1.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缩写为BMI)
体重指数(BMI)=个体的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kg/m2),该指数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常用指标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标准:正常人的BMI为18.5-24.9;BMI≥25为超重;BMI≥30为肥胖。而我国常用的BMI标准为:BMI的正常范围是18.5-22.9,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现在,BMI指数不仅用来评价肥胖,在许多与肥胖有关疾病的死亡危险判断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暂不详述。
2.超重百分比
理想的体重可以通过公式来计算,常用的公式为:标准体重(kg)=身高(cm)-或(女性),超重百分比=(实测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X%,根据上述两个公式计算得出的超重百分比在20%-30%之间为轻度肥胖;超重百分比在30-50%之间为中度肥胖;超重百分比大于50%为重度肥胖。肥胖者的骨骼、肌肉和脂肪含量比例失调,大大影响了体型美。
(二)肥胖的原因和分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模式发生很大变化,高蛋白质、高脂肪食物的消耗量增加,能量的总摄入量大大超过消耗量;交通工具日渐完善,职业性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减少,人们处于静态生活的时间增加,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肥胖的发生,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肥胖都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一大难题。在西医学中,根据病因学可以将肥胖分为三类:
1)遗传性肥胖:是由肥胖相关基因突变导致的肥胖,有家族遗传倾向性。
2)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是由于营养过剩所造成的全身性脂肪过量积累,大多数肥胖者属于此类。
3)继发性肥胖:是由其它疾病原因导致的肥胖,常见的病因有脑部肿瘤、外伤、炎症等后遗症,糖尿病前期,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甲状腺、性腺功能减退等。
而根据中医理论,较为常见的肥胖类型有脾虚湿阻、胃肠实热、肝气郁滞、脾肾阳虚、痰湿内盛五种,其各自的原因和症状为:
1)脾虚湿阻型肥胖
由于脾虚运化失健,加上过食肥腻甜食,导致膏脂痰浊聚集,产生肥胖。主要表现为肥胖而有浮肿,倦怠乏力,肢体沉重,腹胀纳呆,便溏或便秘,尿少,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或滑。多见于中老年,尤以妇女多见。
2)胃肠实热型肥胖
由于食欲旺盛,过饮过食,致气血有余,化为膏脂内蓄而致肥胖。表现为体肥健壮,多食易饥,头胀眩晕,面色红润,口干舌燥,怕热多汗,腹胀中满,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多见于青少年、孕妇及产后发胖者。
3)肝气郁滞型肥胖
由于情志不佳,肝失疏泄,气机不畅,不仅影响脾胃运化水湿功能而且影响胆汁分泌排泄功能,使脂肪内聚而肥。主要表现为肥胖,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舌燥,头昏胸闷,腹胀不适,大便秘结,妇女月经不调,经少或闭经,经前乳房胀痛。舌暗红,或有瘀斑,苔薄白或黄,脉弦细。多见于情绪易波动的妇女。
4)脾肾阳虚型肥胖
由于脾虚则水谷不能正常生化精血,输布精微,水谷变生膏脂痰湿,肾虚则不能正常气化行水,不能助脾健运、通调水道而致湿浊内停,发为肥胖。主要表现为形体肥胖,颜面虚浮,神疲乏力,自汗气喘,动则更甚,畏寒肢冷,腰酸腿疼,下肢浮肿,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或细缓迟。多见于肥胖合并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及一些继发性肥胖病人。
5)痰湿内盛型肥胖
由于过食肥甘厚味,运化不及,膏脂痰湿堆积而致肥胖。表现为身体肥胖,肢体困重,嗜睡懒动,头晕目眩,胸腹满闷,气短,纳呆呕恶,便溏,或烦躁口苦、食欲亢进,或伴妇女不孕、闭经,舌淡胖,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好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yy/945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