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君最近在后台经常收到提问减肥的回复,随着咱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成为了越来越多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尤其是中老年人,如果产生肥胖,又不能像年轻人那样通过大强度运动来燃脂减肥,肥胖就会越来越严重。这不但给各个脏器增加了负担,最直接的是加重了膝关节的日常负荷。
中医学认为“药食同源”,食疗方是减肥的一种容易坚持且疗效显著的方法。下面健康君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国医大师王琦的减肥食疗方。
王琦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
1饮食调理
首先要控制总热量,减少体脂的贮存,又要以合理的膳食结构和方式,做到每日总热量中碳水化合物占60%~65%,蛋白质占15%~20%,脂肪占15%~25%。食谱中应增加蔬菜、粗粮、新鲜水果,少吃或不吃甜食和油煎食品、巧g力、咖啡、浓茶等,禁饮高酒精度酒等。
2常用的食疗方
中医学认为“药食同源”,食疗方是减肥的一种容易坚持且疗效显著的方法。
冬瓜粥
新鲜连皮冬瓜g(或冬瓜仁20g),粳米g。将冬瓜切成小块(或将冬瓜仁煎水去渣)与粳米同煮成粥食用。适用于湿浊中阻、内热炽盛的肥胖症患者。
荷叶粥
新鲜荷叶1张(或干荷叶20g),粳米g。将荷叶切成细丝,加水煎成ml,去渣加粳米煮成稀饭食用。
萝卜粥
新鲜连皮萝卜g,粳米g。将萝卜切成小块同煮成粥食用。
海带烧木耳
鲜海带g,黑木耳20g,芹菜g,香醋12g,调味品适量,做成菜肴食用。
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它把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重量,便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施行。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宝塔各层位置和面积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
1、谷类食物位居底层,每人每天应该吃~g
2、蔬菜和水果占据第二层,每天应吃~g和~g
3、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每天应该吃~g(鱼虾类50g,畜、禽肉50~g,蛋类25~50g)
4、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占第四层,每天应吃奶类及奶制品g,豆类及豆制品50g
5、第五层塔尖是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g。
注:平衡膳食宝塔提出了一个营养上比较理想的膳食模式。它所建议的食物量,特别是奶类和豆类食。
4生活方式及运动调理
生活方式调理
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进食的种类、热量、进食的时间、进食时的心理状态等,并由此分析出饮食和生活行为中促进肥胖发生的因素,进行相应的调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看电视的时间,调整好睡眠习惯,尽量不熬夜;戒烟;部分存在焦虑并用不断进食来缓解的肥胖症者,必要时需心理医师的参与。
运动调理
体育运动可增强基础代谢,增加能量消耗尤其是脂肪消耗,改善心肌、呼吸肌功能等功效。运动量、方式、持续时间应按个人情况确定,采用“-年龄=运动时的心率”的公式来掌握运动的强度,但中老年等心肺功能差的人适宜低强度的运动。
5专方专药调理
对于肥胖程度严重且体重波动较大的患者,应采取专方专药进行调理。
化痰祛湿方
方由白术、苍术、黄芪、防己、泽泻、荷叶、橘红、生蒲黄、生大黄、鸡内金等药物组成。功能健脾利湿,化痰泻浊。适用于体型肥胖以腹部肥满松软为主,表现为面部皮肤油脂较多,眼胞微浮,多汗且黏口黏腻,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滑的肥胖患者。
四君子汤
方由白术、党参、茯苓、甘草组成。功能培补元气,补气健脾。适用于肥胖且肌肉松软,平素气短懒言,语音低怯,精神不振,肢体容易疲乏,舌淡红胖嫩、边有齿痕,脉象虚缓的肥胖患者。
龙胆泻肝丸
方由山栀、石膏、龙胆草、黄芩、柴胡、茯苓、泽泻等组成。功能分消湿浊,清泄伏火。适用于体型肥胖,平素面垢油光,心烦懈怠,易口苦,易生痤疮粉刺,大便燥结,或黏滞,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苔黄腻,脉象多见滑数的肥胖患者。
越鞠丸
方由川芎、苍术、神曲、栀子、柴胡、半夏等药物组成。功能行气解郁,活血化瘀。适用于形体肥胖,胸胁苦满,烦躁易怒,胃脘痞满,时有呃逆,月经不调或闭经,失眠多梦,舌质暗红,苔白,脉弦细的肥胖患者。
金匮肾气丸
方由肉桂、附子、山萸肉、生地、山药、茯苓、泽泻、丹皮组成。功能补肾温阳,益火之源。适用于形体白胖,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苔润,脉象沉迟的肥胖患者。
苍术
《本草求真》谓:“苍术,然必禀体肥盛多湿者始宜。”苍术通过其消痰除湿之能,可以纠正肥胖者痰湿凝聚的状态,而达到改善肥胖、面垢、多汗且黏、胸闷、痰多等表现,适用于痰湿壅聚型肥胖。
荷叶
戴元礼云:“服荷叶令人瘦劣。”荷叶功能清热解毒,升发清阳,是减肥的要药,也可作为食疗或者代茶饮而长期服用。
6针灸推拿调理
针灸推拿方法对单纯性肥胖的效果最好,对继发性肥胖则需采取综合治疗。
减肥验穴举例带脉
足少阳胆经腧穴,在侧腹部,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简单取穴法是,拇指在前,双手叉腰,拇指基本与脐相平,指下便是。带脉就像木桶的桶箍,管束诸经,专门治疗肥胖者的腰腹部肥大。
丰隆
足阳明胃经腧穴,在犊鼻下8寸。简单取穴法是,膝盖右下的凹陷点与外踝连线的中点即是。《玉龙歌》:痰多宜向丰隆寻。肥胖人群以痰湿体质者居多,故常用丰隆穴以化痰祛湿。
内庭
足二、三趾缝间赤白肉际处。足阳明胃经荥穴,荥主身热,所以对于肥胖伴有食欲亢进,口干口臭者,可予强刺激,以清胃泻火。
主要方法摩腹
在腹部涂少量按摩膏或其他介质,以肚脐为中心,由内向外作顺时针方向用全掌摩腹,约3分钟。注意,要将腹部的脂肪层推动起来,肉动大于皮动,直到受术者局部有温热感。
点按腹部
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点按中脘、水分、建里、天枢、气海、关元、水道等穴位。
上下推压
双手手指并拢伸直,左手掌置于右手指背上,紧贴腹部,由腹部肋缘下开始,从上腹推至下腹,且双手似水中的鱼儿,上下波动式前进。
侧腹捏揉
双手手指伸直,将腹部多余脂肪捏起,停留片刻,再松开,由两边侧腹部向中心推进,反复3次。然后将双手分置于腹两侧,向中间推揉,以缓解不适,继而再行摩腹动作。
提拿臀部
用手掌自下而上提捏、推揉臀部肌肉,约3~5分钟,再用虚掌拍击臀部20~30次。
四肢操作
用双手拿捏四肢肌肉,并点、按、揉曲池、合谷、足三里、丰隆各半分钟,有酸痛感为佳,最后以拍打放松四肢结束动作。
猜你喜欢
你的舌头里藏着这些病!
名医专家养生经,这一本就够了!
50岁后不生病的秘密!
值班编辑:兜福
审核:小马哥
专家腺样体肥大的症状与诊治如何防治乳腺增生避免乳腺癌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zl/945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