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才算“胖”?体型、体重这些肉眼可见的表现,其实是不足以完全完全判断一个人是否“胖”的标准的,有种“胖”,虽然看不见,但更加危险。
这种“胖”,是脂肪长在了某些特殊部位。接下来就告诉你如何发现和减掉这种“隐形肥胖”。
01
你可能是个“显瘦”的胖子
目前,全球通用的衡量胖瘦的方法是BMI(体质指数),它的算法是:
BMI=体重÷(身高的平方)
其中身高以米为单位,体重以千克(公斤)为单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拟定的标准,BMI超过25为超重,大于30即为为肥胖,但对亚洲人来说,这个标准并不十分合适。因为BMI相同时,亚洲人体内的脂肪含量通常比欧美人高。也就是说,即使你看起来“不算胖”,实际上,可能已经超标了。
然而,反之,在脂肪含量相等的情况下,黄种人比其他人种“更显瘦”。
部分医学专家认为,在我国,BMI超过28就意味着肥胖。虽然早有相关研究表明,稍微偏重一点的“微胖”人群可能更长寿,但千万要控制好度,一旦从“微胖”变成“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风险都可能升高。
还有些人虽然身材匀称、体重也算正常,但体脂率偏高,他们的身体状况可能比看起来肥胖的人更糟糕。这些人的肥胖之处明显表现在腹部肥胖上。
这些人可在外表上表现为“大腹便便”,但也可能看不出任何差异,所以被称为“最危险的脂肪”。研究发现,19岁以上的女性,每3个就有1个属于“隐形肥胖”,这部分人普遍体重指数(BMI)值低,但体脂率超标。
02
看不见的脂肪更伤身
这个世界对“胖子”真是恶意满满,胖子所面临的各种疾病风险也远比一般人要高得多。但大家对“胖”的认知还一直停留在外表胖这一体征上,其实,长在内脏和血管的脂肪,会造成很大的健康隐患:
当脂肪在身体其他部位“放不下”时,持续增加的脂肪可能存储到心肌细胞间,干扰人体心脏的正常运行。
众所周知,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是肝脏,主要负责多种物质的分解、存储、合成。如果这些过程受到破坏,就会患上高胆固醇、糖尿病和其他疾病。当肝脏重量中脂肪的比例超过5%时,就有患上脂肪肝的危险。
血管。血脂过高,与多种心脑血管疾病有密切联系。
尤其是血脂中的“坏”胆固醇在血管中积累,会在血管壁上形成小斑块,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易引发冠心病等疾病。不稳定的斑块破裂或脱落,可能堵塞血管,引起急性心梗、脑卒中等。
此外,内脏和血管内脂肪过多,可能引起动脉炎症、扰乱新陈代谢。如果这些脂肪在腹部积累,还可能在平躺等姿势时影响呼吸。
03
一条卷尺测出“隐形的肥胖”
判断你的内脏脂肪是否超标,最简单的方法是计算腰围与臀围的比值。这个测试在家就能做,你只需要准备一条卷尺就行。
第一步:用卷尺测出腰臀比例(腰臀比例=腰围÷臀围)
方法:笔直站立,轻轻吸气,用卷尺测量肚脐上方腰围与最凸出处的臀围。如果男性腰臀比例在0.9,女性在0.8以上,就表明是内脏脂肪过剩的高危人群,需要马上进行第二步测试。
第二步:测试腰腹皮下赘肉
方法:试着捏肚脐周围,如果能轻松捏起2厘米,表示堆积的是皮下脂肪,如果捏不起来,表示很多脂肪堆积在内脏里。
以上方法只是初步判断,如果想了解自己的哪个内脏“胖”了,“胖”到什么程度,医院进行检查和测量,计算出腹腔内脂肪的面积。如果内脏脂肪面积超过平方厘米,即可诊断为内脏脂肪型肥胖。
04
预防隐形肥胖
1、吃得精打细算
饮食上少精多粗,把一部分精米白面换成豆类、粗粮,少吃肥肉和油炸品,改变以往的烹饪习惯,最好把炒、炸的方式改成蒸、煮、烫、炖。
记录下每天的饮食状况,不只是三餐,零食和饮料也要记录在内。这样可以监督自己,避免摄入过多的热量。
每天吃一勺坚果,用山药、红薯等薯类食材来替代米饭,对减少体脂有好处。
2、适量运动让身体“收支平衡”
如果没有特殊疾病,建议多参与大耗氧量的全身运动,如游泳、爬楼梯、柔软操或健身操、骑脚踏车等,每次运动需持续20分钟以上。还要改变长期静坐、经常熬夜等不良生活和工作习惯。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内脏脂肪超标,已经进展到了疾病水平,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如果不想最后折腾得这么麻烦,就赶快把内脏多余的脂肪减掉吧!
来源:搜狐网
平安私人银行
平安私人银行:以专注一心的精神,专业与价值的服务理念,为高净值客户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实现资产的全球配置,以及家业的平安传承,矢志于成为真正根植中国、国际一流的私人银行。
请搜索西宁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海口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zl/946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