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Commun:胖人容易得脂肪肝?这都是有原因的!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致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为特点。单纯性肥胖患者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
病因
1.遗传因素
大多认定为多因素遗传,父母的体质遗传给子女时,并不是由一个遗传因子,而是由多种遗传因子来决定子女的体质,所以称为多因子遗传,例如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肥胖,就属於这类遗传。父母中有一人肥胖,则子女有40%肥胖的机率,如果父母双方皆肥胖,子女可能肥胖的机率升高至70%~80%。
2.社会环境的因素
很多人都有着能吃就是福的观念,现今社会,食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美食常在引诱你,再加上大吃一顿几乎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娱乐,这当然成为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
3.心理的因素
为了解除心情上的烦恼、情绪上的不稳定,不少人也是用吃来作发泄。这都是引起饮食过量而导致肥胖的原因。
4.与运动有关的因素
运动有助消耗脂肪,在日常生活之中,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工作的机械化,家务量减轻等,使得人体消耗热量的机会更少,另一方面因为摄取的能量并未减少,而形成肥胖。胖导致日常的活动越趋缓慢、慵懒,更再次减低热量的消耗,导致恶性循环,助长肥胖的发生。
最新研究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苏黎世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细胞信号通路或许在脂肪肝的发生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在瑞士,十分之一的成年人都患有病态肥胖症,这种疾病不仅会引发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还会在患者肝脏中积累脂肪。全球大约25%至30%的成年人及儿童都会遭受这种疾病的影响,而且近年来脂肪肝越来越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肝脏疾病之一了,某些遭受炎症的患者最终会引发肝脏纤维化甚至肝癌的发生。
研究人员发现,指示Fas激活的指示子会影响细胞中线粒体的功能,从而使得氧化脂肪酸的能力受限,引发肝脏中脂质的积累;在这一过程中,蛋白编码基因BID或许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该基因能够参与细胞程序性死亡,同时还会增加细胞中线粒体膜的渗透性;此外研究者还发现,肝脏中Fas含量增加但BID水平下降的小鼠往往会被保护免于脂肪肝的发生。
DOI:10./s---9
来源:百度百科、生物谷
赞赏
长按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zl/951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