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肥胖是指由于体内脂肪体积和(或)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加导致的体重增加,或者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体脂率)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通常用体重指数(BMI)进行判定[1]。BMI的计算方法是体重(kg)与身高(m)的平方的比值,具体分类见表1。
表1成人体重分类
分类
BMI值(kg/m2)
肥胖
BMI≥28.0
超重
24.0≤BMI28.0
体重正常
18.5≤BMI24.0
体重过低
BMI18.5
倪国华教授团队年的研究显示,在-年的20年,我国成人肥胖率呈迅速增长的态势,增长率为38.1%,从原本处于整体营养缺乏状态的中国变成了肥胖大国,肥胖总数量已居世界首位[2]。这里分享天津师范大学郑连斌教授团队关于肥胖流行性的最新研究成果[3]。
数据来源:该研究组~年共在全国个采样点调查成人例(男性例,女性例)。
主要结论:
1.男性总样本量中超重占29.6%、肥胖占11.8%。女性总样本量中超重占30.0%、肥胖占14.0%。
2.男女BMI值随着年龄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呈倒“U”型趋势。男性BMI最大值在40-49岁组,而女性的BMI最大值在50-59岁组。
3.女性整体BMI大于男性。20-40岁男性的BMI值要大于女性,40岁以后女性的BMI值大于男性。
4.根据BMI指数分型,在男性20-29岁组中超重占19.7%、肥胖占6.5%,30-39岁组中超重占30.8%、肥胖占14.0%,40-49岁组中超重占33.9%、肥胖占14.4%,50-59岁组中超重占32.1%、肥胖占13.4%,60~69岁组中超重占31.1%、肥胖占11.0%,70~79岁组中超重占27.7%、肥胖占9.0%,80~97岁组中超重占22.2%、肥胖占7.1%。
5.根据BMI指数分型,在女性20~29岁组中超重占12.6%、肥胖占3.7%,30~39岁组中超重占27.0%、肥胖占10.7%,40~49岁组中超重占35.8%、肥胖占16.5%,50~59岁组中超重占35.5%、肥胖占19.3%,60~69岁组中超重占33.6%、肥胖占17.5%,70~79岁组中超重占31.2%、肥胖占11.9%,80~97岁组中超重占22.8%、肥胖占8.0%。
以上数据充分说明,国人超重与肥胖率比较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成人体重判定(WS/T-).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2]倪国华,张璟与郑风田,中国肥胖流行的现状与趋势.中国食物与营养,(10):第70-74页。[3]张兴华,宇克莉,李咏兰,等.18~97岁中国人的超重与肥胖:来自~年例人体数据的分析.中国科学:生命科学,,50ZhangXH,YuKL,LiYL,etal.OverweightandobeseChineseadultsbetweentheagesof18and97:analysisofanthropometricdataderivedfrom63,adultsfromto(inChinese).SciSinVitae,,50,doi:10./SSV--。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zl/952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