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约字
阅读时长:约5分钟
“别搞那些乱七八糟的运动,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其他的你都不用管。”有很多父母都有这种想法,以为运动是在浪费孩子的时间和体力,不把运动放在心上。事实上,有远见的父母愿意花精力在孩子的运动问题上,因为他们知道从运动中学习的东西,够孩子受用一生。
最近同事晶晶总是和我抱怨她的孩子,她说自从孩子放了暑假,学习就变得懒散了。于是她要求孩子二十四小时呆在家里,认真完成作业,哪也不许去。结果孩子的学习效率越来越低,人也变得越来越暴躁,遇到一点不顺心的小事就吼家长。晶晶问我:“是孩子的叛逆期到了吗?”我说:“是孩子缺乏运动了。”
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能力会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家长注重孩子的学习是没有问题的。但我们要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体魄,孩子又怎么能有美好的未来呢?运动对孩子而言至关重要,通过运动,孩子也能收获不少在学习中没办法收获的东西。
运动能让孩子收获到什么?
1.健康的体魄
据调查研究显示,我国有百分之三十的儿童因为缺少运动而导致肥胖,体质下降。
而近十年近视眼的青少年人群急剧增长,就是因为孩子总是沉迷于电子产品,宅在家中不愿出门。而经常运动的孩子不仅健康,精神状态也很好,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和体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2.坚持品质
要在运动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就需要坚持不懈的训练。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孩子们将学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他们懂得如何在困境中挖掘自己的潜力,也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而在运动比赛中的“失败”也让孩子们学会了不放弃。他们能够认识到,一时的失败不代表永远的失败,只要坚持最终会有所收获。
3.变得快乐
运动可以让人变得快乐是有依据可循的。当孩子集中于运动时,他身体中的很多能量会通过运动释放出来,而此时分配给负面情绪的能量也就变少了。
此外,在运动时,人的大脑会分泌出一种叫做内啡肽的物质,这种物质会改善人体的内分泌,让人变得开心起来。
什么是“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是奋勇向前的勇敢精神,在进行体育竞赛时,表面看来运动员们超越了别人,而实际上他们也是在突破自己。就拿马拉松来说,冲向最后的终点时,每个运动员都是在挑战自己的体力极限。
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对长跑运动员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赢在一开始,而是坚持到最后。运动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项目,要想获得好的成绩,就需要坚持不懈的奋斗。
荣誉至上的团队精神,作为运动员,往小了来说是在为班级赢得荣誉,往大了说是为国家争光。在竞技的过程中,每个运动员都是在为集体荣誉感而努力。而多人运动则更需要团队成员互相配合,展现荣誉至上的团队精神。
体育精神不止于这三种,总的来说,体育精神就是“健康向上”的精神。它往往可以体现一个人不懈奋斗的精神,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家长怎么引导孩子运动?
1.找到孩子的兴趣
要让孩子爱上运动,家长们首先就要找到他们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当孩子对运动感兴趣时,父母应该支持他们的爱好。体育运动有很多种,家长们要多带着孩子去尝试,看看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同时,为孩子们的体育活动创造物质条件,如买球鞋、球拍、各种球等。
2.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可以陪着他们参加户外团队活动。因为同龄的孩子比较多,团队气氛会很活跃,孩子们会喜欢这种热闹的环境。同时,多参加团队活动也能增强孩子的竞争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3.适时改变运动类型
在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他们能适应的运动类型是不同的。家长有必要了解其中的差异,针对性地鼓励孩子做某类运动。
家长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一旦家长表现出对运动能力的重视,孩子们也会增加对运动能力的认知,提升对运动的重视程度。
结语
生命在于运动,一个爱运动的孩子通常也是具有坚持品质、团队意识的孩子。要引导孩子运动,你可以试试从以上三个方面做起。
你对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有什么看法?在评论区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里是林竹妈咪,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zz/957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