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年)》显示:
我国超半数成年人超重或肥胖
保健时报记者楚超
12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年)》(以下简称《报告》)有关情况。《报告》显示,我国居民营养状况持续改善,但超重或肥胖问题仍然凸显。专家认为,高油高糖食物摄入过多,蔬菜、水果、豆及豆制品摄入不足,主食精细化,加之现代的工作方式以及电子产品的普及使身体活动减少,这一切共同导致了国人的超重或肥胖。
近5年居民营养状况现三大可喜变化
《报告》显示,我国居民营养状况持续改善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即居民的平均身高持续增长、营养不足的问题得到持续改善以及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症得到持续改善。
具体说来,首先,我国18~44岁的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别为.7厘米和厘米,与年相比分别增加1.2厘米和0.8厘米。6~17岁的男孩和女孩平均身高分别增加1.6厘米和1厘米。其次,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降至7%以下,低体重率降至5%以下。特别是农村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由年的11.3%降至5.8%,6~17岁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从4.7%降至2.2%。第三,微量营养素缺乏症方面,以贫血为例,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贫血率与年发布的结果相比均有显著下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居民健康意识在逐步增强。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表示,近年来,吸烟率、二手烟暴露率和经常饮酒率均有所下降。人均每日烹调用盐9.3克,与年相比下降了1.2克。居民对自己健康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zz/958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