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颜色无端变黑
黑便次数增多
且伴有腹部隐痛
一旦出现了这些症状
且莫疏忽大意
一定要及时找医生咨询
来自汕头的林阿姨起初就没有把这当回事,结果一拖再拖,最终确诊患上了胃窦癌。
1
两个月前,林阿姨无意中发现自己的大便颜色变黑,且每次便量不多,身体也没有其他不舒服,林阿姨并未在意。
此后,林阿姨黑便次数逐渐增多,还伴有上腹部隐痛。林阿姨的孩子们都在外面打拼,她不想给孩子们“添乱”,就没有告知家人,自己只是吃点中药应付。
然事与愿违。林阿姨的黑便和上腹隐痛症状一天天加重,并出现乏力、头晕、消瘦症状。儿女们得知后,陪着医院就诊,被确诊为胃窦癌,医院就诊。
2
医院,专家接诊后告知需立即住院、开刀手术。闻此,林阿姨及家人却犹豫了。
原来,林阿姨体型较胖,身高cm,体重却达88Kg,BMI:34.37,而且早年因剖腹产已做了一次腹部手术,4年前因子宫多发肌瘤还做了子宫切除术,腹部已有两次手术史,疤痕明显,且腹壁脂肪层相当厚,如果此时行开刀手术,意味着腹部从剑突到耻骨疤痕更长和更为明显,术后恢复时间明显延长。
林阿姨担心自己做手术会影响子女们的工作和生活,坚决拒绝手术。
3
彷徨之际,林阿姨的子女打听到,医院(又医院)以胃肠癌微创手术见长的吴晓滨副教授刚刚调至深圳,担任医院胃肠外科科主任,且到任伊始,便已开展了多例手术。
11月11日,林阿姨在子女们的陪同下来到深圳,找到吴晓滨主任。
林阿姨讲述说,一到中大八院胃肠外科病房,她就被吓到了:只见走廊两侧,加满了病床。后来才得知,自从吴晓滨主任调入深圳后,许多新老病友像她一样从各地追随而至。听到病友们介绍说吴晓滨主任很有名气,找他做手术放心,林阿姨一直紧紧揪着的心才稍稍放松下来。
4
住院后,完善术前相关检查,血常规Hg:83g/L。经科内讨论,针对林阿姨BMI达34.37的情况,吴晓滨主任及其团队专门为林阿姨制定了一套详细的超微创和快速康复的治疗方案。
11月13日,吴晓滨主任团队为林阿姨实施了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胃空肠Roux-Y吻合术(完全腔内吻合)+肠粘连松解术。
所谓D2根治术,是指除了对胃窦本身的癌灶彻底切除外,还要对第1、2站淋巴结进行清扫。癌细胞就像身体里面的恐怖分子,到处搞恐怖袭击,淋巴管是胃癌常见的转移路径,需彻底清除,如清扫不彻底,术后的复发几率就明显增高了。
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中出血仅20ml。经由上腹部做一长4.0cm的小切口将标本取出,基本达到无疤痕化,创伤明显低于开腹手术。
5
吴晓滨主任娴熟的手术技巧赢得了助手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喝彩。下手术后,他告知团队成员,淋巴结清扫了多少,清扫的是否彻底,病人不知道,但我们要为病人着想,尽可能清扫干净。手术中,为了尽可能减轻患者的不适感,采用麻醉后再插胃管、尿管,术毕即刻拔除胃管,术后第一天拔除尿管和进食流质饮食,术后第二天进食半流饮食,并拔除腹腔引流管。病理结果回报:胃窦高分化腺癌,浸润至粘膜下层,可见脉管和神经侵犯,淋巴结见转移癌(4/31)。术后1周伤口拆线并出院。
11月20日,林阿姨出院了。临别之际,她紧紧握着吴晓滨主任的手,连声表示感谢。
笼罩着他们一家人心头的乌云一扫而去,他们高高兴兴地迎接新的生活。
相信胃肠外科在吴晓滨主任领导下,科室成员团结一致,积极开拓进取,在胃肠癌的微创治疗和综合诊治、痔瘘、腹股沟疝、阑尾炎、消化道穿孔的诊治水平会更上一个台阶,更好的为来院患者提供优质、安心、舒适的服务。
专家简介
吴晓滨,医院胃肠外科学科带头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美国密歇根大学访问研究员,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医院学会消化道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营养学组基础营养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肿瘤微创治疗委员会常务委员。
从事食管胃肠疾病的临床与科研工作15年,主要研究方向为胃肠肿瘤微创治疗与微生态免疫治疗。擅长消化道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对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食管、胃肠、结直肠肛门肿瘤微创手术和综合治疗,对消化道肿瘤的围手术期营养与快速康复治疗有深入的研究,对食管裂孔疝、腹股沟疝、肠瘘、短肠综合征、贲门失弛缓症、消化道出血以及痔瘘等肛肠疾病治疗有独到的见解。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参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重大科研课题4项,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致力于应用国际新理论、新技术诊治胃结直肠疾病。
中八
长按北京白癜风治疗好医院哈尔滨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hl/951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