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包括磷脂、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等脂类物质,胆固醇有好坏之分,高密度脂蛋白被称为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被称为坏胆固醇。坏胆固醇易在血管中生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得斑块逐渐增大,动脉慢慢狭窄或堵塞,从而诱发心肌缺血缺氧和心绞痛。
最可怕的就是斑块突然破裂脱落,可跟随着血液循环流动而堵塞血管,进而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高血脂并不是肥胖者的专利,不少瘦子也有可能出现高血脂且危害更大。
为什么瘦子也会出现高血脂?
多种因素可影响血脂水平,包括年龄、性别和精神状态、遗传、饮食中摄入的脂质和疾病等,因此不能单纯以胖瘦判断血脂水平到底高还是低。肥胖者体内游离脂肪酸利用少,以至于脂肪合成量增加,从而诱发高脂血症。
若肥胖者脂质新陈代谢功能良好,摄入多少脂类就能燃烧多少,就能维持血脂正常。然而,身材苗条者常常忽略血脂检查,结果被发现时血脂水平已经很高。瘦子高血脂一般跟先天性遗传基因息息相关,又或是脂类新陈代谢能力弱。
瘦子高血脂的主要特征是好胆固醇水平低,坏胆固醇水平高,所以更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只要血脂水平升高就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减慢血液流通速度,使得血流中断,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同时也会引起脂肪肝和肝硬化等。
如何调节血脂?
1、安排好饮食
远离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蟹黄和蛋黄以及虾酱等,每天胆固醇摄入量不能超过毫克;不妨着重吃含植物固醇的食物,如豆类和豆制品;适当吃含水溶性膳食纤维和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新鲜蔬果和深海鱼;远离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如动物油和棕榈油以及人造奶油等。
2、多运动
一周有4~5次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慢跑、跳绳和打球等,运动以身体稍微出汗为宜,不过运动应采取循序渐进原则,不能做剧烈运动。
3、有充足的睡眠
成年人每天应睡够7~8个小时,睡觉前一小时不能做重体力和重脑力劳动,睡觉前三小时内不能吃任何食物,若非常饥饿,不妨选择低热量且饱腹感较强的食物,如低脂牛奶、西红柿小米粥或黄瓜等。
4、学会减轻压力
长期背负着巨大压力可诱发肾上腺素-甘油三酯反应,提高坏胆固醇水平。平时可通过户外运动、听音乐、打坐冥想的方式来宣泄情绪。
温馨提示
瘦子也要勤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hl/956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