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pf/a_4322696.html
一.什么是肥胖?从营养学角度看,肥胖是营养过剩的表现,是由于能量的供给大于能量的消耗,作为机体燃料的脂肪在体内过剩而储存起来的一种状态。从医学角度看,肥胖是脂肪细胞数量增加和脂肪细胞中脂肪储存过剩,身体脂肪过度增多,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以上,并对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的一种超体重状态。二.肥胖的判断(1)体重指数(BMI)法目前常用的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简称BMI,又译为体质指数。它是一种计算身高别体重(weightforheight)的指数。具体计算方法是以体重(千克,kg)除以身高(米,m)的平方,即BMI=体重/身高/身高(kg/m2)。研究表明,大多数个体的体重指数与身体脂肪的百分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能较好地反映机体的肥胖程度。以体重指数对肥胖程度的分析,国际上通常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体重指数界限值,即体重指数在25.0~29.9为超重,大于等于30为肥胖。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组织了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对我国21个省市、地区人群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24万人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中国人的BMI标准,BMI值“24”为中国成人超重的界限,BMI“28”为肥胖的界限;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为腹部脂肪蓄积的界限。表: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体重指数和腰围界限值与相关疾病*危险的关系分类体重指数(千克/平方米)腰围(厘米)男:85男:85~95男:≥95女:80女:80~90女:≥90体重过低**18.5………体重正常18.5~23.9…增加高超重24.0~27.9增加高极高肥胖≥28高极高极高*相关疾病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体重过低可能预示有其他健康问题。(2)身体成分(体脂%)测量法身体成分:人体成分可以概括的分为脂肪和瘦体重两个部分。体重就是由脂肪重量和瘦体重组成的重量。瘦体重指肌肉、内脏、骨骼等器官组织的重量。除肌肉组织外,其他组织器官的重量变化很小,所以瘦体重变化可以反映肌肉重量的变化。通常用体脂和体重的百分比(体脂%)来表示身体成分。体成分测定的手段比较多。常见的有水下称重法、皮褶厚度测量法以及生物电阻抗法等。水下称重法通过对身体密度和比重进行测量,从而推算身体的脂肪重量和瘦体重,这种方法比较合理和精确。已经成为评定各种其他方法的标准。但是它有很明显的缺点,不大适合大规模推广,只适合在科研单位进行研究使用。皮褶厚度测量法这是通过对身体不同部位皮褶厚度进行测量后,将所测得的皮褶厚度代入公式进行计算身体成分的一种方法。主要用到的部位有两个,一个部位是上臂部,另一个部位是肩胛下部。上臂部:上肢自然下垂,于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处,垂直捏起皮褶。肩胛下部:肩胛骨下角下方约1厘米,外斜45度角捏起皮褶。将两个皮褶测定的结果代入专门的公式,就可以计算出体脂百分比。生物电阻抗法该方法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其原理为:人体脂肪组织含水量很少,具有很高的电阻率。无脂组织中包括人体所有的水和电解质,导电性远远大于脂肪组织,因此人体的总阻抗近似等于无脂组织的阻抗。可通过特殊仪器测定人体的总阻抗,并换算成为总体脂肪。(3)肥胖程度(OBD)判断法肥胖程度=实际体重(kg)/理想体重(kg)×%.根据这个公式,若结果在90~%之间,表明体重正常;若在~%之间,属于超重;若大于%,则可诊断为肥胖。反之,若在80~90%之间,属于偏轻;若小于80%,则属于消瘦。在确认肥胖后,还可以进一步分级:若在~%之间,为轻度肥胖;若在~%之间,为中度肥胖;若在~%之间,为重度肥胖;若大于%,则属于病态肥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jc/953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