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摘要:肾结石为泌尿系统常见病,其绞痛症状常让病人痛苦难忍。近期日本科学家发现,高BMI可能是日本男性肾结石发病的危险因素。因为同属亚洲人种,这对我国男性肾结石疾病的预防有一定参考价值。
在日本最近几十年间,肾结石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复发率也有所增加。其中,发病类型以上尿路结石为主,且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虽然肾结石的致病原因尚不明确,但依照已有报道分析后可得出推论——肾结石的发生和人体超重/肥胖存在一定联系。
为验证这一推论,日本熊本县立大学的科学家EiichiYoshimura等人开展了一项队列研究。该研究的对象为一家天然气公司的名男性员工(女性员工太少,未统计)。这些员工在年的体格检查中确认未患肾结石(当时年龄为20~40岁),以他们年的的体检数据作为基线值,研究者又在年4月和年三月之间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第二次体检。研究对象按照年的BMI数据被分为三组(按照BMI数据大小从低到高进行百分位数的三等分),肾结石患病情况由患者自诉后,护士检查确认。研究人员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考虑潜在干扰因素后,计算出三组数据的风险率比值。
首先,研究者分析了各潜在的混淆因素对肾结石发生的风险值,发现饮酒对肾结石发生风险具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作用,每天饮酒1g~45g之间时,肾结石的发生风险相比不饮酒者为0.76(95%CI,0.59–0.99)。
基于酒精和年龄(BMI将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干扰效应,研究者对这两个因素进行了校正再行统计发现,与第一组(BMI居于较低三分之一的人群)相比较,第二组(BMI居于中间三分之一的人群)和第三组(BMI居于较高三分之一人群)的肾结石的风险率比值为1.28(95%CI,0.93–1.76)和1.41(95%CI,1.02–1.97),其中第三组人群的风险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
这些结果提示,BMI的增加可能是日本男性患肾结石的风险因素之一。研究者推测,肥胖导致了机体胰岛素抵抗,进而扰乱了氨的合成和Na+/H+的代谢,改变了钙离子和草酸的代谢,促进了输尿管结石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尿液pH值的酸化使得结石更容易形成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尿液pH值与人体体重成负相关)。
之前美国虽然也有类似研究,但毕竟存在人种差异。由于同为亚洲人种,此发现对我国男性肾结石的预防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但此项研究依然存在一定不足,首先,未将女性列为研究对象。其次,研究对象局限在同一工作单位,而且样本量也不够大。还有,研究未考虑自第一次检查到第二次检查之间个体BMI变化情况,准确度不够。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
欲了解该研究原作信息,皮肤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治白癜风做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yf/950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