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
木兰,辛荑,辛矧,迎春,迎春花,木笔花,姜朴花,毛辛夷,辛夷桃,辛夷花,辛荑花,
辛,温。归肺、胃经。
发散风寒药
宣通肺窍,祛风散寒。
本品辛温香窜走上,善通鼻窍,尤为鼻渊头痛、鼻塞、香臭不闻、浊涕常流等症之要药。
1.祛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鼻塞声重者,可与苏叶、荆芥、羌活等同用。
2.宣通鼻窍:用于鼻渊,鼻塞流黄脓涕、头痛,如慢性鼻炎、鼻窦炎,可与苍耳子、白芷同用。
辛夷与苍耳子,皆具辛散温通之性。辛夷以“辛”“夷”而名,专于走上,善通鼻窍;苍耳子苦燥而降,兼治风湿痹痛或通身瘙痒。
1.配苍耳子:辛夷、苍耳子皆辛温,均能宣肺通窍,疏散风湿,行滞止痛,相伍为用,祛风寒、利鼻窍、止头痛,共增疗效。
2.配细辛:辛夷与细辛,辛温解表,善通鼻窍。二药合用,相辅相助,用于风寒鼻塞或鼻渊浊涕最宜。
3.配川芎:辛夷入气分,川芎入血分,二药相伍,行气散瘀。
4.配白芷:辛夷、白芷,皆入阳明经,二药配合,善治眉棱作痛,又能和胃消食。
5.配石膏:可清热祛风、消肿止痛。辛夷味辛发散风热,石膏性寒清热泻火,一散一清,相得益彰。
6.配薄荷:辛夷辛温,薄荷辛凉,二药相伍,无偏寒偏热之弊,故寒证热证皆可应用。
7.配酒芩:酒芩善行,辛夷通窍,二药相配,治鼻渊浊涕黄稠,有清热散风之效。
凡气虚、头脑痛属血虚火炽、齿痛属胃火者忌服。恶五灵脂,畏菖蒲、蒲黄、黄连、石膏。
内服:3~12克,本品有毛,刺激咽喉,内服时用纱布包煎,或入丸散。外用:研末塞鼻,或水浸蒸馏滴鼻。
为木兰科落叶灌木植物辛夷的花蕾。主产于河南、安徽及四川等地。多为栽培。
《本经》:“辛夷,味辛温,主五脏,身体寒风,头脑痛,面黑,久服下气轻身,明目增年耐老。一名辛矧,一名侯桃,一名房木。生川谷。”
《别录》:“利九窍,通鼻塞,涕出。”
《本草纲目》:“鼻渊,鼻鼽,鼻窒,鼻疮及痘后鼻疮,并用研末入麝香少许,葱白蘸入数次。”
《本草求真》:“辛温气浮,功专入肺,解散风热,缘入鼻气通天,肺窍开鼻,鼻主肺。风热移于脑则鼻多浊涕而渊,风寒客于脑则鼻塞。经曰:脑渗为涕,胆液不澄则为浊涕,如泉不已,故曰鼻渊。并头痛面黑,目眩齿痛,九窍不利,皆是风热上攻,是宜用此芳香上窜头目,兼逐阳分风邪,则诸证自愈。”
中药外敷止痛散:适用于各种腰腿疼,膝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等。
联系5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yf/955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