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代谢与疾病学术交流会
值医院80周年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90周年庆之际,由复旦大学代谢疾病研究所、医院内分泌科举办的中美代谢与疾病学术交流会于年4月9日在医院中山大讲堂隆重召开。
左上高鑫所长
左下李小英主任
右周俭副院长
上午9时,交流会正式开始,主持人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小英教授首先介绍了参会的嘉宾。随后复旦大学代谢病研究所所长高鑫教授致辞,对参会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本次交流会能够圆满完成。医院副院长周俭也出席了本次会议,对本次交流会充满了期待,同时也对复旦大学代谢疾病研究所、医院内分泌科寄予了厚望。
首先上台演讲的嘉宾是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JayHorton教授。JayHorton教授以其生动幽默的风格作了关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专题报告。
目前,NAFLD作为一种常见的、发多的代谢性疾病,其患病率正在逐年提高,然而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JayHorton教授详细介绍了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在NAFL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肝脏特异性敲除ACC1和ACC2可以减少肝脏甘油三酯的沉积,但是可以激活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和增加血甘油三酯水平。在肝脏特异性敲除ACC基础上进一步敲除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PAT)1,不仅可以减少肝脏甘油三酯的沉积,而且可以降低外周血甘油三酯水平。JayHorton教授的研究揭示了ACC在NAFLD形成过程中起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或许成为NAFLD的潜在治疗靶点。
同样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梁国生教授,就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hREBP)与肝脏脂代谢的关系作了主题报告。
ChREBP是一种转录因子,既可以调节糖代谢,又可以调节脂代谢。研究发现,ChREBP全身敲除的小鼠,其脂代谢相关基因发生明显变化。肝脏特异性敲除ChREBP,脂肪酸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SREBP1c及其下游基因表达也随之下降。在正常饮食喂养下,利用腺相关病毒在小鼠体内过表达活性形式SREBP1c可以重新恢复其下游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但在高蔗糖饮食下,外源性过表达活性形式SREBP1c,脂代谢相关基因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此外,在SCAP敲除小鼠中SREBP1c表达的升高可以促进ChREBP的表达。以上结果提示SREBP1c和ChREBP存在相关调节作用。有趣的是,ChREBP全身敲除的小鼠出现对果糖选择性的排斥,ChREBP肝脏特异敲除的小鼠则没有出现这种现象,但具体原因尚不清楚。梁教授的报告深刻揭示了SREBP1c和ChREBP的复杂关系,为进一步阐明糖脂代谢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刘铁民博士同样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刘铁民博士就抗肥胖药物的作用机制作了深入的讲解。
减肥药物可作用于神经元,抑制食欲或者增加能量消耗来发挥作用。然而也正因为此,减肥药物往往会有比较严重的副作用,比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黑素皮质素受体4是一类G蛋白偶联受体,可以结合黑素细胞刺激素发挥作用,与动物进食表现、代谢调节、性行为、男性勃起功能有关。研究发现,黑素皮质素受体4基因突变的患者表现为肥胖。进一步研究发现,节前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特异性敲除黑素皮质素受体4的小鼠表现为体重显著增加,进食量增加。黑素皮质素受体4激动剂RM-处理肥胖小鼠可以增加其能量消耗。刘铁民博士的研究揭示了黑素皮质素受体4在肥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或许可以成为治疗肥胖的潜在药物靶点。
来自哈佛医学院的孔星星博士结合自己的研究结果深入讲解了棕色脂肪组织和骨骼肌的关系。
棕色脂肪组织和骨骼肌关系密切,骨骼肌运动可以促进脂肪组织棕色化,那棕色脂肪组织反过来对骨骼肌会产生影响吗?棕色脂肪敲除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可以促进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的表达,从而抑制骨骼肌运动功能。进一步研究发现,myostatin可以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体蛋白(mTOR)抑制骨骼肌核糖体亚单位生成,影响线粒体功能,从而减弱骨骼肌运动功能。孔星星博士的研究揭示了棕色脂肪组织对骨骼肌运动功能的影响,对阐明两者复杂的关系又进了一步。
来自哈佛医学院的洪尚宇博士就食物营养素对肝脏代谢的影响问题作了专题报告。
烟酰胺N甲基转移酶(NNMT)的主要功能是甲基化维生素B3。降低小鼠体内NNMT表达可以抑制肝脏糖异生,升高外周血和肝脏胆固醇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抑制NNMT可以降低沉默调节蛋白1(SIRT1)表达,过表达NNMT可以促进SIRT1表达。降低SIRT1可以促进其下游FoxO1乙酰化,抑制其转录活性,从而抑制糖异生相关基因表达。洪尚宇博士的研究结果充分揭示了不同食物营养素在肝脏代谢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最后上场的是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小英教授。李小英教授结合自己课题组和医院内分泌科多年来的研究结果,从分子机制方面入手讲解了NAFLD的病理生理过程、治疗手段等。
其中包括法尼醇X受体(FXR)、骨膜蛋白(periostin)、胎球蛋白A(fetuinA)在NAFLD病理生理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盐酸小檗碱(黄连素)在治疗NAFLD中的疗效及机制研究。这些结果也反映了医院内分泌科长期致力于NAFLD研究,在NAFLD领域中做出的优异成绩。
专家学者的报告非常精彩,现场的氛围也非常的热烈,听众积极参与问题讨论,针对不同的学术观点进行相互交流。在大家热烈的讨论声中,我们结束了本次中美代谢与疾病学术交流会。
点击阅读原文
医院+龙美术馆=?
赞赏
长按鐧界櫆椋庢湁閭d簺鐗瑰緛鍝鍖婚櫌鑳芥不濂界櫧鐧滈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yy/948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