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人体重超重人群达2亿,肥胖人群超过万,肥胖人群严重超标,专家呼吁设立5?11为“世界防治肥胖日”。5?11的谐音是“我要1”,最后的那个“1”代表苗条,通俗地讲就是“我要瘦”。面对中国高达2亿的体重超标人群,这无疑是喊出了我们的心声。
话说[世界防治肥胖日]都到了,为啥还是这么胖啊?在这个露肉的季节,每次出去逛吃都会被党嫌弃:
然而同事每次有好吃的都会带上我,我忍痛声明自己要减肥的时候,他们又会说:
于是问题来了,到底多胖算胖啊。
算不算肥胖,数据说了算
关于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肥胖,国际上有一个通用的标准,那就是身体质量指数。计算的公式也很简单,那就是BMI=体重(kg)/身高(m)2。
对于具体数值达到多少即为肥胖,中国的标准略低于世卫组织的标准,通常认为BMI≥24就已经是超重,如果BMI≥28即可算作肥胖,而世卫组织的标准数值为25和30。
所以,想知道自己属不属于肥胖人群,简单计算一下就可以大概判断了。
肥胖可能隐藏着许多危险!
BMI不仅是判断肥胖与否的标准,它还是评估临床上许多疾病发病风险的重要指标!从某种程度上这也说明了肥胖会增加许多疾病(糖尿病、冠心病、房颤等)的发病率。
有研究数据显示,对于25-40岁的人群来说,BMI数值每增加1,糖尿病的发病风险男性升高25%、女性升高24%;而BMI数值超过30的人群与数值在18.5-24.9之间的人群相比,冠心病的患病风险增加了60%;另外BMI数值每增加1,房颤的发生率增加了4%。
不仅如此,肥胖还可能导致许多合并症,比如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骨关节炎、心理障碍等。
哪些因素导致了单纯性肥胖?
1、遗传因素
你没有看错,就是遗传!有研究认为,父母中有一人存在肥胖,那么生育的子女出现肥胖的概率可能达到40%;而如果两个人都肥胖,那下一代肥胖的概率会达到70%,甚至更高!这也能遗传,是不是很心塞呢?
2、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持续发展,物质上的富足,使得现在的食物种类繁多,大部分人都可以满足自己的食欲。而且吃,在当下甚至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消闲方式,家里大包的零食、没事出去吃个夜宵啥的,再正常不过了,这也是很多人过多的摄入食物的原因之一。
3、心理因素
吃不仅可以消闲,还可以缓解压力、消解烦恼,甚至可以算作一种发泄方式,很多人在压力过大、心情郁闷、情绪不佳的时候,会选择用吃来抵抗(化悲痛为食欲之类),肥胖也就来得很自然了。
4、运动因素
毫无疑问,所谓的运动因素,其实就是现代社会人们运动普遍不足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办公室人群,长时间不运动,人对体内摄入热量的消耗变少,而通过吃喝摄入的热量并没有变少,这种热量的“入超”就会引起肥胖。
肥胖反过来又会影响人的日常生活,使人更容易累,变得更不爱活动,对体内热量的消耗进一步减少,于是就形成恶性循环,使得肥胖进一步加重。
图片来自于网络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专业白癜风遗传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yy/949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