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147810.html
文/孟妈
图/网络
各位麻麻们元宵节快乐呀~寒假快要结束了,你家娃的体重有什么变化吗?
春节宅家的这段时间,对孩子来说,可谓是名副其实的“长肉季”,光吃不动不出门,我们小区里好几个娃都肉眼可见的胖了点。
偏偏长辈们见了还直夸:小孩子就应该这样肉嘟嘟的,多可爱呀,一看就有福气。要是谁在旁边反驳一句「胖不好」,铁定被长辈们群攻。
这样的场景,不论是我们小时候或者现在,都十分常见,但!讲道理,小时候胖点真的不好!别再害孩子了。
孩子胖嘟嘟看似十分可爱,然而肥胖除了给孩子的成长路上带来自卑之外,更潜藏着疾病的风险。肥胖可导致呼吸、消化、内分泌、免疫等多系统损害,甚至小小年纪就患上了“三高”、脂肪肝等“老年病”。
对再小一点的宝宝来说,过胖还会影响大运动发育,翻身、坐、爬、走这些动作也会比别人学得慢。
且儿童肥胖极易发展为成年肥胖,有研究表示,12岁以前若是肥胖,将来仍然肥胖的几率,男性是86%,女性是88%,而体重正常的儿童,其成人之后发生肥胖的可能性,男性只有18%,女性是42%。
所以,小时候肥胖所带来的结局可能是:产生容易罹患慢性疾病且不易减重的成人肥胖。
不久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儿童假期健康有关情况。中国疾控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赵文华在发布会上介绍,我国6-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近20%,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超过10%。
说明娃身上的肉肉已经是让国家头疼的问题了!!!
这一问题日益突出,也为孩子的健康敲响警钟。而关于儿童肥胖的界定和一些潜在问题,不少家长还是存在着一定误区。所以,孟妈今天就来说说儿童肥胖的事儿吧!
01
如何判断儿童是否肥胖
判断孩子究竟胖不胖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单凭肉眼来看,往往不准确。我身边大部分妈妈都未能正确判断自己的孩子是体重过低、正常还是肥胖。
以下是一个筛查标准,也就是说,超过了这个切点,就可以打上超重或者肥胖的诊断。
不过,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他们的体质指数(BMI)与成人不同。我们还可以采用一个简易的方法来判断:
超过同年龄儿童平均体重的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大于50%以上就是重度肥胖。
但是,要注意与身高结合起来看,有的孩子很高,体重当然也应该重一些。
02
儿童为什么会过度肥胖
填鸭式喂养
我见过很多人,宝宝一生出来,就着急忙慌的赶着给宝宝吃东西。没有母乳,那就上奶粉啊!
吃了几顿奶粉,咦,怎么宝宝不仅没长胖,还瘦了?不行,得加量!于是,也不管宝宝的胃到底有多小,反正拼命地灌奶粉就对了。
小宝宝的胃就那么点儿大,消化能力有限,一个劲的喂,胃肯定撑大了。而消化系统负担过重,导致功能紊乱,不仅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打破正常的进食节律,导致日后的肥胖。
等孩子大一点了,有些家长就更加变本加厉的投喂了,一餐恨不得孩子吃三碗饭才开心,更别提五花八门高糖、高盐、高热量的垃圾食品了。
小胖子就是这样一口一口吃成的,过量喂养、日常的饮食习惯不规律、辅食添加不当,都可能会导致宝宝肥胖,而想要宝宝保持良好的体型和健康的身体,主要是要调整好喂养的心态和不良的习惯。
运动过少
很多胖宝宝吃得多,但是不爱活动。因此,妈妈们要注意控制宝宝的饮食与活动量的平衡,适当增加宝宝的运动时间以及运动量,时常可以和宝宝一起做些亲子游戏。
03
怎么协助他们减肥?
大部分儿童和青少年肥胖,与成人肥胖一样,既有遗传影响,也有环境因素,尤其是饮食和不爱运动的生活方式有关。
1、首先,带他们去看医生,明确他们没有其他疾病造成的肥胖。医生通常会给他们查血脂、血糖、肝功能等,来了解他们是否已经有肥胖相关的疾病。
2、详细了解孩子的生活方式。作为家长,最重要的是,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包括每天都吃什么、在哪里吃,是不是经常吃零食、喝可乐,每天有多少体育活动和“瞎跑”“疯玩”的时间,等等。如果孩子体重已经超标,且在2岁以上,家长可以用低脂或减脂奶替代全脂牛奶。同时尽量不在家里备着高热量、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零食或饮料,比如饼干、蛋糕、油炸食物、含糖饮料、薯片、糖果等。3、家长也要行动起来,因为你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你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就应该往那个方向去努力。你想孩子形成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你自己就应该同时这么做;你不想孩子整天吃零食,那你自己也应该少买、少吃零食。一份调查发现,一周至少三次父母与孩子一起进餐,可以显著改善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所以,忙不是借口,把孩子交给老人带也不是好的方法,请推掉一些应酬,尽量抽出时间,每周至少三次坐下来和孩子一起好好吃饭。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用餐氛围是很有利的,但这并不等于允许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或pad。想要帮助孩子科学的减肥,最重要的是家长也要陪着行动来。在子女教育上,我们和父母辈之间或许会存在一些矛盾。与其遇到问题会选择互相责怪,不如让同样爱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及时了解孩子的健康现况以及正确、科学的育儿方法,告诉老人家肥胖不但会影响孩子童年时期的正常身心发育,还可能会给他们成年后的健康埋下了“地雷”,比如提高心血管疾病风险、糖尿病风险以及某些癌症的风险……只有家人之间做到及时沟通,目的统一,才能让儿童教育业事半功倍呀!。-END-
孟妈
90后“小鲜妈”,爱生活、爱分享,爱孟子也爱孟子他爹。笔耕多年,积累了近85万粉丝,和各位宝妈分享最新最潮的带娃姿势,科普最酷最有趣的母婴内容。
/02/15星期二
为孟子送上一颗小星星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mmc.com/zcmbyy/956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