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体检空腹血糖7.2mmol/L,已经超过了7.0mmol/L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上了糖尿病?还想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需要服用降糖药吗?
这是很多查出血糖升高的人都会问到的问题,但能不能确诊就是得上了糖尿病,仅仅凭一次空腹血糖的结果还不能盲目下结论,特别是体检查出的空腹血糖,只能作为提示血糖异常的参考,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排除或明确诊断糖尿病,通常需要做这样两件事。
第一件:了解胰岛功能状态,明确血糖升高的原因
血糖之所以会升高,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血糖不能被组织细胞充分利用的结果,通常有两种情况:
胰岛素分泌不足
即胰岛细胞受到损伤不能分泌出足够的胰岛素,胰岛素的作用是将血糖运送进细胞中的运输工具,胰岛素缺乏时血糖大量便“滞留”在血液中造成了血糖的升高,由于胰岛细胞受损死亡后不可再生,胰岛素分泌不足将持续存在,即是发生了真正的糖尿病,这也是糖尿病一旦发生即是不可逆转的终生病的原因。
胰岛素抵抗现象
即胰岛细胞能够分泌出足够的胰岛素,甚至胰岛素的分泌量超过了正常分泌水平,但由于组织细胞上与胰岛素相结合的受体功能障碍,胰岛素不能充分发挥运送血糖的功能,导致血糖不能被充分利用而导致了血糖的升高。这种情况是血糖升高的早期最主要的原因,且可伴随糖尿病患者的整个病程中。
由此可见,造成血糖升高的原因会有不同,所采取的干预治疗措施也会有区别。比如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常常需要采取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降低血糖;而对于胰岛素抵抗,则需要采取恢复胰岛素受体功能的药物进行干预,由于这种情况下胰岛细胞并未受损死亡,因此在消除胰岛素抵抗后,血糖可以恢复正常而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要做好这件事需要做的检查是: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了解空腹及餐后血糖变化情况、自身胰岛功能状态、胰岛素抵抗现象程度等,明确判断高血糖处于什么水平。
第二件:评估高血糖损害,为制定干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血糖的升高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机体对高血糖会有一定的适应性,通常不会有明显的症状表现,不经血糖检测难以发现血糖有升高,但持续存在的高血糖对身体的损害却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糖脂代谢紊乱
血糖的代谢离不开胰岛素,而胰岛素同时还参与脂肪的代谢,比如胰岛素可以将过剩的血糖转化成脂肪贮存在肝脏及皮下,胰岛素不足时脂肪贮存减少,人体会日渐消瘦;胰岛素抵抗明显时,脂肪贮存增多,表现为脂肪肝及肥胖,都会导致血脂升高,增大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风险。
动脉粥样硬化
长期高血糖可损伤血管内皮,大量的脂肪趁机沉积其上并引起一系列炎性反应,脂肪被脂质化发生变性,形成“粥”状物破坏并取代血管正常组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血管的病变会导致周围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引起功能障碍甚至坏死,引起多器官的病变,这也是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根本原因。
要做好这件事需要做的检查是:血脂检查、腹部B超、肝肾功能检查、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查等,以明确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眼底病变、肾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及脂肪肝等的发生。
综上所述,做好这两件事后即可对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办有了较为清楚的了解,比如:
对照《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血管管理标准明确处于什么样的血糖水平
正常血糖:空腹血糖3.9-6.1mmol/L及餐后2小时血糖4.4-7.8mmol/L
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6.1-7.0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
糖尿病: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
根据胰岛功能状态、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以及是否有糖尿病早期并发症发生,制定治疗方案
胰岛素抵抗占主导时,以严格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特别是减轻体重等生活方式干预治疗为主
胰岛功能下降尚未有并发症发生时,采取生活方式干预3-6个月,血糖仍然达不到正常水平则应及时服用降糖药
已经有糖尿病早期并发症发时,则应及时服用降压药尽快将血糖降至正常水平
糖尿病前期不是病,还能不能恢复正常,要看这三点你能不能做得到。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yy/956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