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情况下,肥胖是由先天性遗传与后天环境影响导致的,胖妈妈发生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的风险也是比较高的,宝宝是巨大儿的发生率也会更高。
别以为生了个十斤重的大胖小子很开心,其实胖娃娃成年后患慢性疾病风险的几率也会更高,所以为了下一代的健康,大家还是努力变瘦变健康,给宝宝一个更好的身体吧!
先天因素
遗传因素对肥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遗传因素影响体重指数、皮下脂肪厚度及内脏脂肪组织,而且对内脏脂肪的影响尤为显著。
2、遗传不仅影响肥胖的程度,对脂肪分布类型也有关。
3、影响过度喂养后的反应性,即过度喂养后体重增加的敏感性是由遗传决定的。
4、遗传影响个体的基础代谢率、食物的热效应和运动的热效应,即能量的支出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个体间能量支出的差别可达40%以上。
5、人们摄入蛋白质、糖类及脂肪的比例可能受遗传的影响。
6、体力活动的多少也显著地受遗传的影响。
“原来我这么胖是父母给的”
您如果有这种想法,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您不能把发胖的原因全部推到遗传上去。
后天因素不可忽视
在70%~80%的肥胖者中,1/3是由于遗传,剩下的是由于您大量摄取诱发肥胖的食物,或运动过少而引起的。
举例
沈殿霞的女儿郑欣宜,当年出生也是有遗传性肥胖但是经过后来的减重也成功恢复到正常体重水平。
(遗传性肥胖很显然)
(通过后天努力,变瘦变美!)
但是可惜的是,郑欣宜后面还是复胖了!
这就涉及到之前提到的:
脂肪细胞数量和脂肪细胞体积的问题了!
↓↓↓↓↓↓↓
解密脂肪细胞的前世今生!
所以,大家别怨天尤人了,赶快行动起来吧!
如何判定我家孩子是否肥胖
1、BMI身体质量指数:用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简单举例女孩7岁42kg身高1.42m
就是:42kg÷1.42÷1.42=20.8属于肥胖
2、体脂率:体脂肪占体重的比率,可以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
算出来了吗?
如果你的孩子属于肥胖,别着急!
家长可以思考下:
1、您的孩子平时喜欢吃什么?
2、一日三餐回顾及零食回顾一下?
3、一个星期有做多少次运动?
4、以前有没有试过用什么方法来帮助孩子减轻体重?
5、孩子吃饭时候会看电视或者手机吗?
6、孩子挑食吗?需要人喂饭吗?
7、孩子会主动帮忙准备食材,煮饭吗?
如果经过上面几点的思考,发现孩子喜欢吃高糖高热量的零食,少运动,又依赖家人,那就要做出调整了!
家长也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引导和帮助孩子:
1、以身作则,选择健康食物。
2、制定饮食控制计划要容易实施,贴合实际,太严格的话,孩子执行力不够容易放弃。
3、敏锐观察孩子的需求,多鼓励,少责骂。
4、工作之余多与孩子互动,一起买菜,科普健康知识,邀请帮忙一起煮饭,参与学习。
5、尊重孩子的食欲——有时候吃不完的,没必要一定全部吃完,为了养成好习惯,下次可以少装一些。
6、正餐要在餐桌吃,养成良好习惯——看电视,玩手机,玩具等,有可能导致无意识摄入了多少食物,到时无法判断当前状况而去做到正确的补充,最终导致营养不足或过剩。
7、不以甜点来奖励孩子完成任务。
8、消极进餐情绪与健康——无聊、压抑、疲劳等会导致过多食物摄入,如果儿童期间不纠正,成年后会加重这样的恶性循环。
9、保证每天至少活动60分钟,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有内分泌异常的指标,可以来找专业营养师来制定科学饮食方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zl/953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