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一直都是一个热门话题,在减肥这条路上,人们的创造力也是无穷无尽,五花八门的减肥方法层出不穷。
其中,针对特定部位的“局部减肥法”更是受到众多减肥人士的追捧!
要减掉腹部赘肉,就用仰卧起坐来锻炼腹肌;要减掉“大象腿”,就做各种瘦腿操。可以说是“哪里胖了瘦哪里”!
那么这种针对性强效率又高的局部减肥真的存在吗?
在讨论局部减肥是否存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们是如何“减肥”的吧!
这个图片是不是很可爱,可是你一定会很恨它,因为它就是你的小肚腩的罪魁祸首——脂肪细胞。
外边透明的那层是细胞膜(其实这层膜不是透明的),里面的黄色的部分就是脂肪滴(由甘油三酯等物质组成),小红点则是细胞核。
每个脂肪细胞的储存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当一个脂肪细胞存满了,身体就会产生新的脂肪细胞来容纳更多的脂肪,当脂肪细胞的数量和体积都达到一定量的时候,你就变胖了。
那么减肥是不是就是减少了脂肪细胞的数量和体积呢?对了一半,短期内你减肥以后,脂肪细胞的体积变小了,但是脂肪细胞的数量暂时还不会减少,每年身体会更新10%的脂肪细胞,所以如果真的要减少脂肪细胞,你需要减肥后保持多年的同样状态,才会减少脂肪细胞。
这也是为什么短期减肥后,稍不注意又会胖起来,就是因为脂肪细胞还在。
减肥的第一步就是要减少脂肪细胞里面的脂肪滴。当你通过运动和合理饮食导致每天消耗的热量大于摄入的热量的时候,你体内的糖不足以支持这样的热量消耗,那么血液中的脂肪酸就会被动员起来,开始通过分解来产生更多的能量物质ATP,代谢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呼吸和排尿排出体外。
血液中的脂肪酸浓度下降以后,就会刺激脂肪细胞分解脂肪滴,释放脂肪酸入血来保持血液脂肪酸的浓度,脂肪滴分解以后,脂肪细胞的体积就会大幅缩小。
如果身体长期保持这样的状态,那么脂肪滴就会不断分解脂肪细胞不断变小,然后你就会越来越瘦啦。
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那些局部减肥的说法就都是扯淡了,因为消耗脂肪的时候,分解的是血液中的脂肪酸,而不是特定部位的脂肪酸,所以不存在局部减肥的方法。脂肪消耗的部位是相对均匀的,而且基本顺序是先消耗内脏脂肪,内脏脂肪消耗之后才是皮下脂肪。
大多数运动减肥的实践经验都表明,脂肪的消耗是全身性的,局部运动不能减去特定部位的脂肪。但局部运动能增大特定部位的肌肉,帮助塑形,比如练习腹肌。
不过,近年来也有确切的研究结果表明,用跑步成功减肥的受试者上肢和腹部脂肪比下肢脂肪减得更快,也就是说,锻炼下肢,可能上半身减肥效果更明显。
推测原因是进行运动的部位在运动中要摄取脂肪,这些脂肪可能并不能完全消耗掉,运动后就沉积在了运动部位。而其他非运动部位的脂肪在运动中只出不进,因此可能减少得更快。
所以从这个发现来看,“局部减肥”可能是存在的,只不过是在全身都减的基础上,不运动的部位反而减肥更快。
-END-
没事多来VQ逛逛~
选一款心仪的运动珠宝
给自己涨涨魅力值
更多精美珠宝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zl/954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