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报告,全球范围内,超重人群已超出22亿,肥胖人群已超出7亿,超重、肥胖与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视超重和肥胖为“21世纪最大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图片:不同年龄层肥胖人群比例(黄色实线表示全球人口统计)
一、运动、体重与疾病
在美国,肥胖相关的慢性疾病每年造成死亡人数占总死亡的70%,每年医疗开销占总医疗费用的85%,已日益成为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图片:年、年美国十大首要死亡原因的死亡人数/10万人(年龄调整后)运动不足是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疾病死亡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长期坚持运动至关重要,一方面可有效减轻体重、降低相关慢性疾病发病风险;另一方面,对于肥胖相关的慢性疾病患者,制定合适的个体化运动方案减轻体重,对疾病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降低药物使用量,适当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图片:健康与慢性病人群中,高低水平运动的比例构成目前,仅不足5%的美国成人达到了指南推荐的运动标准。加之疲劳、疼痛和其他因素影响,不少合并慢性病的超重肥胖人群更加难完成足够的运动量。
二、可穿戴运动健康设备
在如今的信息化科技时代,将新技术引入到个体的运动策略中,不失为一良策。可监测心率、睡眠、运动情况等的健康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大众生活中。这类设备能够将收集到的健康数据上传到互联网软件应用上,并通过持续追踪健康指标,完成个体的监测、评估、监控、目标设定和自我调节等,有助于促进个体运动与健康目标的实现。加拿大学者PaulRitvo等,年发表在《AmericanJournalofHealthPromotion》的meta分析,纳入了35项随机对照研究中的例心血管代谢疾病患者,结果发现,使用可穿戴设备的患者组别,无论每天行走步数,还是每周运动总时间,均相对显著增加,可穿戴设备对这类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积极影响。图片:合并12项研究中可穿戴设备组与对照组每周运动时间差异的森林图结果另外,穿戴这类健康设备,是否真正能够有效促进超重肥胖或慢性病患者的运动,进而显著降低其体重和BMI,尚有待验证。
三、BMJ子刊最新研究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ZanGao研究团队检索纳入了相关研究,做了系统综述和网状meta分析,已于近日将结果发表在了BMJ旗下期刊《BritishJournalofSportsMedicine》上。经筛选,最终纳入31项随机对照研究,共例合并慢性病的超重或肥胖患者(常规治疗对照组占46%,可穿戴设备干预组占54%)。干预期4-52周不等,依据干预措施的有无及类型,研究人群被分为以下六种类型:常规对照组,传统运动对照组,商业可穿戴设备组(比如Fitbit、PolarM等健康运动手表),研究级可穿戴设备组(比如加速度计或计步器),组合式商业可穿戴设备组(比如组合营养咨询),组合式研究级可穿戴设备组。结果发现,与常规对照组相比,无论是体重还是BMI,各可穿戴设备组均有一定效果。在减轻体重方面,研究级可穿戴设备组效果相对最好,平均减轻了4.44kg;其次是商业可穿戴设备组,平均减轻了2.76kg。在降低BMI方面,组合式研究级可穿戴设备组结果相对最佳,平均降低了3.43kg/m2;其次是研究级可穿戴设备组和商业可穿戴设备组,分别平均降低了2.06、1.99kg/m2。图片:相比常规对照组,各组体重减轻、体重指数降低的对比图虽然该研究结果中,组合式商业可穿戴设备组并未凸显优势,但在其他以运动和饮食为共同目标的减肥研究中,证实了组合干预策略的更高价值。另外,敏感性分析得出,相比12周以下的干预时间,持续12周以上的效果更好。对于选择可穿戴健康设备促进运动的慢性病超重肥胖患者,主管医师和健康从业者还应注意以下事项:①宣教:向患者宣教运动对改善健康、减肥的价值;②目标:与患者共同设定具体的短期、长期中高强度运动目标;③坚持:确保患者至少坚持12周以上,可以采用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的方案;④人际:运用设备关联的社会联系激励患者,比如朋友圈每日步行数排名;⑤监督:通过可穿戴设备及时监督患者运动进展;⑥依从:适时鼓励,提升患者依从性;⑦人工:当患者依从性差时,可以采取适当的人工干预措施;⑧饮食:制定饮食目标,通过设备相关程序记录热量摄入情况。
四、尾声
使用可穿戴健康设备,有助于促进慢性病超重肥胖患者的运动,并可更有效地降低患者体重、BMI,进而减轻相关疾病严重程度,减缓慢性疾病发展。当选择相对专业的可穿戴设备,并组合饮食营养等其他干预手段时,这种效果会更好。主要参考文献:1.DanielJMcDonough,etal.HealthwearabledevicesforweightandBMIreductioninindividualswithoverweight/obesityandchronic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zl/954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