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症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病,在成人中有很高的发病率,但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病率以往报道相对较低。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小儿单纯性肥胖症在我国呈逐年增加趋势,由此导致胆石症、高脂血症、脂肪肝、冠心病等疾病发病年龄提前。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儿童和青少年胆结石的发现率逐年提高,并引起人们重视。
指导专家
王平
医生代码:
职称: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
所属科室:肝胆外科
专业方向:普外腹腔镜手术、肝胆结石、甲状腺、乳腺、腹部疾病、肿瘤的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全天
1儿童胆结石易误诊,需警惕!
小儿胆石症发病率低,通常4-5岁以后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8-10岁后更为多见。有研究发现,虽然儿童胆石症的发病率不高,但发病年龄呈低龄化。临床发现大多病例症状不典型,加之幼儿查体不合作,对腹痛性质和部位描述不清,因此误诊率较高,常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等。
医生介绍,腹部B超为无创伤性检查,易取得患儿合作,且具有明确结石数目、形状、表面特性、可重复性强、取得影像资料等特点。据报道对小儿胆囊结石准确率高达%。
2儿童胆结石成因复杂,要当心!
儿童胆囊结石形成原因复杂,目前认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胆囊或胆道系统崎形或解剖变异,胆汁淤积浓缩形成结石。
②细菌感染,主要为大肠杆菌引起。
③胆道蛔虫也是引起胆道感染与结石的重要原因。
④溶血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性贫血等均可引起结石。
⑤回肠病变或回肠切除后可因胆盐重吸收障碍而使胆结石发病率增加。
⑥过胖、禁食、性早熟及高脂饮食等也与胆结石的发病有关。
⑦遗传因素在小儿胆石症形成过程中可能也起一定作用。
另外,由于雌激素的作用,青春前期与青春期的女孩的胆结石患病率较男孩高。
肥胖、高脂血症、遗传对于胆石症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饮食调查中发现饮水少、过量进食薯片、长期服用钙片也与胆石症发生有一定相关,进行饮食干预后有明显改善。
由于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儿童饮食过于精细,摄入大量脂类、蛋白质,而水分的摄入太少,有的儿童完全以饮料代替纯净水,再者相对学习紧张、活动时间较少,会使血液中胆固醇浓度相应增高,导致胆囊内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随之升高,促发胆结石形成。
Soysal等发现某些抗生素如头孢曲松的使用可使儿童胆结石发病率增加10倍以上,他们对例儿童每天给予2g头孢曲松,结果在第5天时有12%的儿童出现胆汁淤滞,9%的儿童出现胆结石;而在第10天时,胆汁淤滞和胆结石的发病率分别增加到18%和13%。该结论与Stawarski等的发现相似,后者对例胆结石患儿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因疾病而持续用药可使胆结石的发病危险性增加4倍。因此儿科医师在使用该类药物时应注意剂量及疗程,及时进行B超检查,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有学者研究对于无症状的患者,全胃肠外营养治疗(TPN)和心脏手术是最常见的风险因素。TPN是一个公认的胆结石形成的风险因素,特别是在儿童回肠疾病等手术后。心脏搭桥通过引起急性溶血从而导致胆结石的形成,而镰状细胞病,球形和椭圆形红细胞贫血和是有症状组最常见的危险因素。
医生话你知
近年来,随着物质水平的改善,人们的生活习惯也与以前大不相同,尤其是儿童,其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些变化中,有些因素可能会与儿童胆结石发病不断增加有关。手术切除胆囊一直是有症状儿童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在药物治疗方面,熊脱氧胆酸近年来应用较多,这种水溶性的胆酸有利胆及对胆道上皮有免疫保护作用;中药排石的治疗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对于没有手术指征,尤其是无症状患儿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各项检查,排除胆道崎形等疾病,了解结石的成因,每隔4-6个月定期进行超声检查随访是十分重要的。
(肝胆外科王平)
北京治疗白癜风得多少钱啊北京看白癜风的最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zz/944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