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的发生率在不断上升,在肥胖儿童中,一部分是由于遗传及生活环境因素引起的单纯性肥胖,另一部分则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质醇增多症!
作者:医院儿科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随着物质生活的发展,肥胖的发生率正在逐年上升。据调查显示,全球超过10亿成人存在超重,其中肥胖者超过3亿。在儿童中,情况也不容乐观,我国儿童肥胖的发生率约5-10%,超重者达20%以上。在临床上,肥胖与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胰岛素抵抗等多种代谢问题密切相关,还可能引起孩子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影响,已经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在肥胖的儿童中,一部分是由于遗传及生活环境因素引起的单纯性肥胖,另一部分则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质醇增多症。二者有很多相似的表现,如均可以引起血压、血糖升高,出现皮肤紫纹、黑棘皮、痤疮、多毛等表现,检查内分泌激素也都可发现ACTH和皮质醇水平、节律的异常。虽然表现相似,但是对于单纯性肥胖和皮质醇增多症的治疗方法却大有不同。
那么,我们如何准确的将二者鉴别开来呢?
首先,单纯性肥胖的患儿多有肥胖家族史及容易引起肥胖的不良生活习惯(吃得多,爱吃主食、甜食及高脂食品,不爱运动),其中一些孩子从小就比同龄儿童胖;而病理因素导致的皮质醇增多症患儿可以没有肥胖家族史,生活习惯也可以基本正常,可近几年突然发胖。
此外,单纯性肥胖患儿一般不会出现生长迟缓,而皮质醇增多症可以有此表现。体格检查可以发现皮质醇增多症患儿有典型的满月脸、水牛背表现,皮肤紫纹颜色深而明显,而单纯性肥胖者满月脸、水牛背不明显,皮肤紫纹颜色也较浅。
当然,二者最关键的鉴别点是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单纯性肥胖者口服小剂量地塞米松后血中皮质醇水平可被抑制50%以上,而皮质醇增多症患儿则不能。
如何治疗?
单纯性肥胖的治疗主要为生活方式干预,即通过控制饮食及加强有氧运动来减重,绝不推荐减肥药。而确诊皮质醇增多症后最关键的是找到病因,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式。
在正常人体中,有一条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调节着皮质醇的分泌,下丘脑分泌的CRH作用于垂体促进ACTH的分泌,ACTH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促进皮质醇的分泌,另一方面,血中游离皮质醇对ACTH及CRH也有负反馈调节作用,皮质醇浓度高时可阻断ACTH合成。根据病因的不同,皮质醇增多症大体上可分为ACTH依赖型和非ACTH依赖型两大类。前者是由于垂体或者垂体以外的肿瘤组织分泌过多的ACTH使肾上腺皮质增生,进而分泌过多的皮质醇导致,主要包括:库欣病、异位ACTH增多症(如胸腺肿瘤、支气管癌、神经母细胞瘤、小脑上皮细胞瘤等均可分泌ACTH)和异位CRH增多症;后者是指肾上腺皮质自主分泌过多的皮质醇(如:肾上腺腺瘤、肾上腺癌、结节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及长期摄入外源性糖皮质激素。此二者最关键的鉴别方法是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如果服药后24小时、48小时皮质醇被抑制,下降50%以上则支持ACTH依赖型皮质醇增多症,需要通过垂体核磁、头颅核磁、胸腹部CT等影像学检查来找到肿瘤病灶;如果皮质醇水平不能被大剂量地塞米松试验抑制则考虑非ACTH依赖型,需要重点贵阳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专家在线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zz/948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