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十大慢性疾病之一。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超过50%。其中,6岁~17岁的儿童青少年接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达到10%。因超重和肥胖引发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等疾病逐年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
5月11日是中国肥胖防治日,医院减重代谢诊疗中心举办了减重手术者回访交流会,减重专家团队与部分接受减重手术的“胖友”相聚一堂,分享术后体重管理经验。
身高厘米,体重最重时超过斤的阳阳,现场讲述了一段跌宕起伏的减重经历。
交流会前,阳阳请教王知非教授术后相关问题
阳阳30多岁,是北方人。与很多减重者不同的是,她毕业于临床医学专业,当过一年医生,作为独立执业的美容师,几年前到杭州开了一家美容院。
“开始为胖烦恼是在19岁那一年。”阳阳回忆,那年连续两次手脚骨折,她的活动量骤然减少,但饮食照常,人渐渐像吹气球一样鼓了起来,从斤飙升到超斤。
“因为有医学背景,我在选择减重方式的时候,自然不容易被市面上不良产品迷惑,但也是悲喜交集,困难重重。”阳阳告诉记者,她努力尝试了各种减重方式,减肥药、代餐、辟谷、运动、针灸、按摩、节食……每一次都是从成功到反弹,她的心情也如同过山车一般起起伏伏。
后来,她又“迷”上吸脂,几年来投入30多万元,腹部脂肪确实如愿以偿减少了,但体重却“岿然不动”,仅轻了6斤。
“吸脂手术,主要是一种体型塑形手段,而不是一个减重减肥手段。”一位熟悉的医生一席话,让她决定另辟蹊径,走最后一条“路”了。
半年前,体重近斤的阳阳来到医院,找到减重代谢诊疗中心王知非教授做切胃手术。术后,阳阳轻松不少,不需要苦行僧一般地苛刻饮食,半年体重减少了30多斤。
对于现在斤左右的体重,阳阳颇为满意。“不过,要是能再轻10多斤那就更好了。”她笑着说。
王知非教授表示,切胃手术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还是需要注意饮食与适度运动,才能达到理想的体重。
“肥胖不仅影响形体美,更大的危害是易引起多种并发症。”王知非教授介绍,资料显示,肥胖者并发脑栓塞与心衰的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一倍,患冠心病比正常体重者多2倍,高血压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多2~6倍,合并糖尿病者较正常人约增高4倍,合并胆石症者较正常人高4~6倍。
他表示,体重管理最重要的是限制饮食,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坚持每周3次以上的有氧运动,每次有氧运动时间45分钟以上。
各种减肥方法都无效的肥胖者,才可以考虑进行减重手术。手术通过胃部分切除或改道,通过改变胃肠激素、限制食物摄入、重塑中枢神经调控、改善脂肪炎症等机制有效减轻体重,改善肥胖并发症。不过,减重手术有严格的适应症,需要专业的医生判断是否可以进行。
本文来源:天目新闻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zz/958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