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氏祖傳中醫第43期內容
陪伴中醫人成長
作者:門衛東
(內容提要:肥胖病是臨床常見的內分泌疾病,中醫對肥胖病認識甚早,《素問》指出:“肥貴人,則高粱之疾。”
本人運用健脾理濕法治療本病取得較滿意療效,舉例介紹,以供同道參考。)
例一:
葉某某,女,28歲,年4月2日初診。患者近1年來,全身肥胖,日益明顯,而臉圓滿,下肢豐滿,肌肉脹重,體重增17kg(原體重58kg,來診時體重75kg)。
來診時,形體肥胖,臉部脂肪肥厚,自覺痰多,但喜食肉類食品,口燥喜飲,大便較結,步履乏力,舌苔白,雙脈軟滑。此乃濕阻氣滯,脾運失常,所食之肥甘厚味不能化生精微,而瘀積於肌膚則形成體胖。
治宜健脾化濕,理氣行滯,在以清潤。
處方:江枳實9克,白芥子10克,汗防已10克,廣陳皮15克等十多位中藥組對而成。
上方共服10劑,納增,大便潤解,腹脹即感寬暢,脈舌如前,藥向效求,循法再進15劑,體重為75kg,減輕16kg,自覺周身輕松,後再服10劑,體重為48kg,到現在體重仍然48kg。
例二:
張某某,女,39歲,年5月19日初診。
患者曾經西醫診斷為單純性肥胖症。根據,近2年來形體肥胖,日益明顯,尤其是腹部脂肪厚為著,體重70.5kg。平日多談,口燥喜飲濃茶,多食甘肥,自感頭暈,瞌睡,記憶力差,精神萎頓不振,入夜腹脹氣滯,腸鳴漉漉,舌苔白微膩,脈來緩遲。
綜此脈證分析,診為脾虛濕困,運化失健。治以理脾祛痰,兼以理氣。
處方:法半夏6克、車前草12克、白芥子9克、香附10克、蒼術6克等十幾位中藥組對而成。
上方出入,間斷治療至6月12日,體重為65.5kg,至6月25日體重為57kg,先後服藥35劑,自覺身體爽,至今未反复。
版權聲明:本篇文章由門氏之《安順堂》中醫發表,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聲明。本平台所發布內容的版權屬於門氏之《安順堂》中醫所有,支持原創,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協商。
門氏安順堂中醫平台賬號MWD。
門氏安順堂中醫咨詢.
門氏安順堂咨詢電話:.
每日讀一讀,身邊的人很健康。
關注門氏安順堂中醫,了解更多健康。
分享,健康就在身邊。
青海治疗白癜风医院青海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jc/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