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看你改变(图)
15年能改变甚么?难以天翻地覆,却足够事过境迁,难以沧海桑田,却足够时移俗易。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凯特·温斯莱特,曾让无数中国女影迷尖叫却不知为何人的小帅哥,曾让无数中国男影迷心生倾慕却不知姓甚名谁的小美女,那时的20岁出头,那时的轻舞飞扬,现在的功成名就,现在的影视巨星。再次出现,相同的角色,不同的身份。固然,与时间开玩笑的不光是男女主角,还有比利·赞恩,影片中露丝的“悲情”未婚夫,曾参与这段感情纠葛的关键人物之一,现在,怎样了?将通过本文,帮你捡起他们在这15年中的旅途画面,篇幅所限,没法精细到点滴片刻,但也可以让你感叹其中的变化———电影的15年,也是他们的15年。从偶像小生到顶级实力派1997年,在那个乃至还很少看电影的年代,知道莱昂纳多的影迷少之又少,直到“杰克”的出现,帅气精致的面庞,贝克汉姆式的勾人眼神,还有金色的小分头———卡梅隆回忆说,当初莱昂纳多为“杰克”一角面试时,办公室里“突然挤满了女人,有会计、秘书、管理员等等。”而莱昂纳多的注意力完全不在自己的脸上,成为真正的实力派才是他的终极目标,因此在下船后,他谢绝了N多能够让自己进一步迷倒万千女性的英雄角色,比如“蜘蛛侠”,转而接拍了小本钱文艺片《海滩》。从此莱昂纳多完全走上了向实力派发展的道路,2003年主演传记式影片《飞行者》,200白癜风专科6年主演《血钻》,同年出演《无间行者》———莱昂纳多分别在2005年和2007年取得奥斯卡最好男主角提名,另外,他还在2005年拿到了金球奖最好男主角。2008年的《禁闭岛》,2010年的《盗梦空间》,2011年的《胡夫》,莱昂纳多的角色基本都与“脸”无关,而都是那些需要靠高超演技来刻画的“个性人物”(《飞行者》中他饰演的角色有极端洁癖和强制症)。时至今日,人们对莱昂纳多的认识早已超越了“偶像派”的范畴,这位帅小伙,也早已不靠帅吃饭,而是成长为1名真正的顶级巨星。从取得提名到品味大奖传说在影视界,有一种美,叫凯特·温斯莱特。凯特在“上船”前其实已小有名气,但真正让她众所周知还是在“上船”后。“露丝”一角为她带来了奥斯卡最好女主角奖提名和金球奖剧情类影片最好女主角奖提名,虽然终究都与获奖失之交臂,但这已足够让她在电影界站稳脚根。2009年凯特东山再起,凭仗在《朗诵者》中精彩演绎的中年妇女汉娜,弥补了10年前的遗憾———取得奥斯卡最好女主角。其实凯特塑造的美丽不光是在电影界,就在去年的第63届艾美奖中,凯特还凭仗电视剧版《欲海情魔》,取得该届艾美奖迷你剧、电视电影最好女主角。从享受工作到享受生活比利和他的“情敌”“未婚妻”一样,都是在上船后变的众所周知的,不过相比前两位,比利还是稍逊一筹。一开始,就如同在《泰坦》中的角色一样,比利出演的大都是反角,比如1989年,在《航越地平线》中饰演一名杀手。不过这其实不妨碍他在影视圈的探索,1999年,比利在《埃及艳后》中饰演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罗马大将马克·安东尼,与埃及艳后上演的悲剧爱情让人回味。15年中,这位神似“年轻的马龙·白兰度”的男人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享受着自己对表演的酷爱,昔日的富家帅哥如今也年近五十,岁月不饶人,但岁月也不会忘了他在每一个影片中的自我诠释,最近比利在计划拍歌舞剧,拍老电影。也只有一个真正把电影当生活的人,才能在商业片横行的现在,有这样的决定吧。从默默无闻到我心永久现在把这段文字写给格劳瑞亚·斯图尔特,不知道是不是有些迟。由于2010年9治疗白癜风的特效药月26日,她已永久离开了我们,100岁,在《泰坦尼克号》中,她101岁。在出演老年露丝前,知道格劳瑞亚·斯图尔特的人少之又少,由于早在上世纪40年代,她就逐步退出了电影行业。但她还是演员,只不过把工作地点从银幕前换到了舞台上。进入90年代格劳瑞亚·斯图尔特复出再度进入电影行业。其实真正把格劳瑞亚·斯图尔特的演艺事业推上巅峰的就是《泰坦尼克号》。这里还有一个故事,格劳瑞亚在自己的传记《我始终满怀希望》中写道,“当我1927年从高中毕业的时候,全班同学都看好我会成名,只是我没想到会花了那末长的时间。”2000年,格劳瑞亚留名好莱坞的星光大道。说了这么多,突然感觉用甚么辞汇都没法表达她与《泰坦尼克号》的情结,她与泰坦尼克号无关,与《泰坦尼克号》有关,她曾隐退,她又选择复出,偶然的机会,她上了船,遇到了自己心爱的人,演艺了这段旷世绝恋,或许,这也算是某种安排吧。站在艺术和技术十字路口的完善主义者我想,有必要专门辟出一块地,对卡梅隆大叔进行一下“详细介绍”。有人说,卡梅隆是电影界的乔布斯,不敢苟同,最少乔布斯不爱海底探险,卡梅隆没有尖酸刻薄的臭脾气。所以,准确地说,卡梅隆是另一个“站在艺术和技术十字路口的完善主义者”。由于对完善艺术的寻求,卡梅隆才能在15年前拍出让无数情侣心碎、让无数大片控尖叫的《泰坦》。在影片拍摄的整个过程中,卡梅隆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如何讲述一个动人凄美的爱情故事,至于赚钱,那是后话,因而出现了直到影片上映前,他自己都不知道到底能不能赚钱的“态”。后来《泰坦》创造了18亿美元的票房神话———真是对一些痴迷商业大片、却又总拍不出商业大片导演们的讽刺。艺术的另一半,卡梅隆爱技术,他是典型的技术控,比如老版《泰坦》,面对爱情故事,这类几近与大场面绝缘的题材,卡梅隆都不忘好好玩一把视觉殊效,最后沉船部份的视觉殊效,让无数中国人第一次感受到了甚么才是大片。后来的《阿凡达》让卡梅隆过了一次技术瘾,再加上本次策划关注的3D版《泰坦》,卡梅隆对技术的酷爱一览无余。在他的电影中,你总能体验到最新的电影技术,而难能可贵的是,在体验新技术的同时,你还常常能读到一篇触及心底的故事。本版撰稿本报 陈靖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yf/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