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每逢六一儿童节,除了玩和乐,孩子庆祝的方式就离不开大吃大喝了。吃得多、动得少最易长胖,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多斤的胖孩子并不是个例。孩子太胖,可能会伴随出现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代谢疾病,若是不加干预,很有可能会延续到成人阶段。儿童肥胖已逐渐成了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种情况下,赶紧让专家告诉你该如何应对。
儿童肥胖,别再傻傻分不清
慢慢胖是懒,突然胖是病绝大多数的儿童肥胖都属于单纯性肥胖,是由生活方式造成的,简单来说就是吃得过多、过快,运动量不足,饮食结构有问题。有一些疾病也可能导致肥胖,如甲状腺疾病、肾上腺肿瘤、肾上腺皮质增生等。这两种类型的肥胖很容易区分,一般单纯性肥胖的发生有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而孩子突然就胖了,往往是疾病所致,或者是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了。因为疾病导致的肥胖,还会有一些其他的伴随症状。
婴儿肥不算肥,看着胖是真胖判断孩子是否肥胖,3岁以下主要看生长曲线,在正常区域内都属于正常范围。通常,1岁以内的孩子都有些婴儿肥,只要没超过指标上限,就不是真胖。3岁以上的儿童,主要看BMI指数,这个指数和成人的不一样,需要按照性别并对比每岁的标准值进行。但一般来说,目测都胖的孩子,BMI指数肯定超了。
有一种胖,叫奶奶觉得你太瘦
说起孩子的肥胖原因,一是与吃东西的数量有关,临床问诊时经常有孩子说每餐都能吃几大碗米饭,而且总是感觉吃不饱。二是与吃东西的性质有关,糖含量高和脂肪含量高的点心、奶制品、饮料、油炸食品等,都是让孩子胖起来的罪魁祸首。再加上现在的孩子运动时间和运动量明显缩水,摄入热量多,消耗少,肥胖自然找上门来。
有一种现象很有意思,老年人带大的孩子肥胖概率也偏高一些。年轻人带孩子时,敢于让孩子做一些跑、跳等运动量更大的运动,老年人则更多担心孩子因此发生危险。受传统观念影响,他们总希望自己抱的是“小胖墩”而不是“瘦猴子”,总担心孩子没吃饱,所以喂得也多。
孩子减肥,比大人还难
儿童肥胖有共同的原因,但也存在个体差异。因此,要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减肥方案,并注意三个原则:不量化、够得着和睡好觉。
强度太大、减得速度过快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不科学的减肥目标,还会让孩子丧失信心且难以坚持。因此,减肥方案不易量化,而且要“够得着”。让孩子爱上一个以动为主的兴趣爱好,也有利于孩子减肥。初期阶段只要体重不增加即可,坚持饮食均衡和合理运动。一般情况下,当饮食结构调整后,摄入的热量变少,减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另外,从生理需求上看,儿童比成人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充足的睡眠可以让孩子分泌更多的生长激素,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同时,长个也能够抑制肥胖,建议学龄前儿童晚上8时前入睡,上学后入睡时间最晚别超过9时。
需要提醒的是,特别肥胖的孩子初期减肥运动量过大会加重骨关节负担,导致骨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出现腿疼。这种情况的孩子可以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比如擦地、洗碗等,同样可以消耗掉一定的热量。等减到一定程度后,再逐渐增加运动量。
文/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吴玉筠
整理/余易安胡宇辰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
北京白癜风病医院哪个好遗传性白癜风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yf/944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