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疫情之后,卫生健康重要性进一步凸显。那么哪些城市的健康指数更高呢?
日前,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正式发布《清华城市健康指数》报告,首次实现我国80个主要城市综合健康水平的全景评估考核,含27个中心城市、53个一般地级市(中心城市是指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
课题组负责人告诉记者,东北、华北和山东半岛地区的中心城市肥胖人群比重明显偏高,沈阳和天津肥胖人群比例最高,大连、长春、济南、青岛、北京也较高。在睡眠方面,中心城市居民睡眠不足人群比例较高,睡眠不足情况较为严重的城市集中在南部,包括海口、南宁、广州、深圳。
上海等5大城市健康指数最高
第一财经记者日前从该院了解到,课题组在初步构建了健康服务、健康行为、健康设施、健康环境和健康效用五大评价板块(一级指标)后,参考相关研究和数据可获得性,进一步细分形成城市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16个评估领域(二级指标)、51项评估项目(三级指标)。
按照此次《清华城市健康指数》评价结果,全国80个主要城市分为引领型、优质型、平均型、发展型、追赶型五个级别。
其中引领型城市5个,全部为中心城市,包括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和南京,来自三大经济圈。优质型城市14个,包括6个中心城市和8个一般地级市。
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城市在健康环境和健康效用方面整体较好,但健康服务、健康行为和健康设施水平,城市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存在较大落差。
在健康服务方面,东部地区人口规模大,在医疗设施建设、人员配备方面水平偏低;中西部地区则更应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yf/957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