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癜风的危害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905531.html
那天中午出去吃饭,一个同事说在外面吃饭太贵了,觉得一包饼干就能填饱肚子的事情,何必去花十几二十块钱吃饭呢。
我说,饼干是能吃饱,但营养不够啊,一年在吃饭上省下来的钱,生一次病就打水漂了,多不值。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们各吃各的。
这是我对吃饭的态度,我可以不买新衣服,我可以拒绝娱乐,但饭是一定要吃好,因为我怕生病,而且我觉得很多病就是不好好吃饭造成的。
记得好几年前去一个地方旅游,因为饮食不习惯,我每天都吃不好,生了次重病,在当地和回来后花了好几千才把病治好,不仅花了额外的钱,旅游时一半的时间都因为生病受影响。从那以后就觉得吃饭这件事马虎不得。
当然,那也是之后一直在胖,瘦不回来的原因,毕竟当时对饮食上有那么多讲究的东西并不懂。
前些年因为想通过运动和合理饮食减肥,也看过很多相关的科普文章,而且之前当记者的时候因为当时负责的栏目需求,几乎采医院的专家,特别是营养这块儿,所以平时就蛮重视多吃蔬菜和水果。
不过呢,这几天刚看完一本书,叫《饮食术》,作者牧田善二是糖尿病专科医生,医学博士,从医38年,他就在书里重点讲了糖,以及血糖对一个人健康的影响。因为我父母都是糖尿病患者,对这个病也采访过不少,自以为自己对这个领域还是比普通人知道得更多,但发现还是有些认知盲区。
有谁知道人发胖的主因是因为糖吗?
我之前并不知道,直到看了这本书。
我之前一直以为人发胖就是因为脂肪,结果这本书说从嘴里吃进去的脂肪自己会被排出去,而吃进去的糖会完全被身体吸收,并导致发胖……
之前听过控糖减肥,听过导致长痘的原因不是吃辣的,而是吃甜得过多,但原理并不知道。
《饮食术》里反复强调人的一切健康都跟糖有关系,摄入糖的含量过多就会发胖,胖了就会容易患病,容易衰老。
需要记住的是,这里指的糖不只是那些肉眼可见的糖类,同样包含碳水化合物(主食、薯类),水果和饮料等等。所以要健康,要减肥,并不是吃粗粮,多吃蔬菜水果就完了,而是要分辨哪类食物含糖量比较高,哪些食物让血糖值上升得特别快,并怎样保证一天的血糖值上下浮动在比较稳定的区间。
我的理解是,如果血糖值在比较稳定的区间,身体的代谢也会比较稳定,身体不太容易囤积糖类,就不会那么容易发胖,身体也会相对健康。
而且,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是糖中毒的状态,容易乏、总是困、集中不了精神都是因为糖摄入太多。在我们特别饿的时候血糖值是比较低的状态,我们一下子来个一大碗面,血糖值一下子上升得太快,为了平衡,身体就分泌胰岛素,血糖又下去了,血糖下去了,我们又开始有困、乏的状态。所以甜食带来的精神提升只是暂时的,真正要保持好的精神状态,要把血糖控制在比较稳定的状态才行。
《饮食术》里提到,如果想减肥,想保持健康的身体,控制一天的热量摄入不太科学,应该控制的是每天吃的食物的含糖量,并使血糖控制在3.9到7.8mmol/L范围,只要能控制血糖,一天摄入的食物热量超过基础代谢都不会胖。
怎么做到这一点呢?
1.纠正吃饭顺序:蔬菜-蛋白质(肉,豆类)-糖(主食,水果)
2.七八分饱:可以少食多餐,把一天想吃的东西分成多次食用
3.水果放到早餐吃,晚上不吃主食和水果
也就是说减肥不需要饿肚子,热量可以多一点,但要控糖,并保证血糖起伏不要太高。
需要提醒的是,一般都提倡多吃水果和蔬菜,但水果里的果糖也是发胖的主因,不能吃太多,而且不建议晚上吃,最好早餐吃点少量水果,摄取一些维生素即可,不然其他饭菜少吃,水果照样吃到饱,也会发胖的。
书里提到的对稳定血糖有帮助的食物有:蓝莓、可可含量70%以上的巧克力,黑咖啡,葡萄酒(最好是白葡萄酒),蓝莓,橄榄油,坚果,豆类,醋等等。
不建议吃,并觉得非常糟糕的食物有:灌装咖啡(速溶咖啡),瓶装饮料,果汁,薯片。
我们平时知道的“吃饭要吃七分饱”、“多吃粗粮”、“要细嚼慢咽”、“不要暴饮暴食”、“晚上少吃点儿”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科学依据。
我看完《饮食术》之后已经在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糖摄入量了,晚上基本上不吃水果了,主食也尽量不吃,以蔬菜为主。我很喜欢的薯片、棉花糖也没再买了,也已经说服老公以后不买雪碧和可乐,水果放到早餐吃了。吃饭的时候主食放到最后吃,上班的时候带上水果,放在中间饿的时候吃。
我跟我妈讲完书里的一些重点后妈妈有点不开心,觉得有些知识点跟她自己的了解不一样,觉得没办法接受。我说知识都是不断更新的,我们以前认为对的事情后来也在被证实是错的,先不论书里的知识以后会不会变,至少这是以当下来说比较新的“常识”,我们还是努力去接受吧。她就答应在我看完后认真看一遍,所以我在书里做了很多笔记,我希望这本书在改变我的一些饮食习惯的同时,也能给我爸妈的病有一些帮助。
Gulnigar
喜欢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yy/954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