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受访专家:周后德教授,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代谢性骨病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全球每年因战争、恐怖袭击等造成大量无辜人员伤亡,吸烟导致的间接死亡人数超前两者之和,而肥胖及并发症死亡人数超前三者之和。”12月6日,结束连续一个多月出差,刚从怀化赶回长沙的周后德教授,在长沙市芙蓉区西湖社区作了一场《肥胖的危害与预防》科普讲座,吸引西湖社区及周边社区余人前来听课,社区活动室座无虚席。
肥胖是种病,全球成人中有5亿多人肥胖
“年,美国医学会在芝加哥年会上投票通过一项决议,肥胖正式被认为是一种疾病。在美国,与肥胖相关的医疗费用每年高达两千亿美元,而且还在逐年升高。”周后德教授介绍说,中国肥胖人数高居全球第一,腹型肥胖超重人群多达2.59亿人。
据周后德教授介绍,目前全球成人中,按照欧美人群BMI标准,约有14.6亿人超重(BMI25),5.02亿人肥胖(BMI30),BMI即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指数,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中国成人中,超重人群占27.8%,达2.66亿人,肥胖人群占5.5%,有万人,腹型肥胖人群占27.1%,多达2.59亿人。
肥胖原因多样,父母胖,子女八成也胖
“造成肥胖的原因多种多样,不过多是因为饮食结构不合理,长期摄入高热能、高脂肪的食物;缺乏运动与锻炼,每天消耗热量太少所致。”周后德教授介绍说,此外还有一些因素也将导致肥胖,如精神抑郁与睡眠障碍、家族遗传性、内分泌失调、药物性等。
周后德还就遗传性肥胖进一步解析说,如果父母都胖,子女80%也会肥胖;父母有1方肥胖,子女有40%几率肥胖;而父母均不胖,子女只有7%的几率发胖。此外,在人的一生中,还有一些特定生理时期容易形成肥胖,如婴幼儿期婴儿肥、青春期肥胖、婚后发福、妊娠期及产后肥胖、中老年期发福等。
虽然肥胖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还是有一些人更容易发胖。周后德教授将之总结为易胖的人,如:爱喝酒的人尤其是爱喝啤酒的人,啤酒可谓液体面包,“一杯啤酒营养,两杯啤酒似药品,三杯啤酒好比毒品”;懒人、爱吃的人,爱坐、爱躺的人;每天忙于应酬的人,因为外面的餐所含脂类及盐普遍高,经常在外应酬,更容易发胖;每天坐八小时以上的人,如的哥、开车人;更年期人群。
肥胖是万病之源!腰带加个孔,寿命减一年
“肥胖是万病之源,腰带加一孔,寿命减一年。”周后德教授提醒说,相比正常体重不胖人群,肥胖人群,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哮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3倍以上;冠心病、高血压、骨关节病、痛风、脂肪肝等病的危险性增加2~3倍;乳腺癌、前列腺癌、直肠癌、生殖功能受损、背下部疼痛等的危险性,也增加1~2倍。
周后德教授讲座中用图片展示了健康人和肥胖者心脏的差别:健康者的心脏,或者长期运动的人,心脏是紧实饱满、搏动有力的;而肥胖者的心脏是软的,很软很软,更像一个牛皮袋子。
“肥胖者胰岛素抵抗性非常强,所以与糖尿病的关系非常密切。”周后德教授还详细解析了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糖分被小肠吸收后生成葡萄糖是机体最主要的能量,血液中的糖不能被顺利地利用;葡萄糖被利用和储存的过程,是靠胰脏分泌的胰岛素;为了使升高了的血糖恢复正常,胰脏需要大量分泌胰岛素,致使胰脏功能衰竭,胰岛素的分泌反而变的不足,结果就形成了糖尿病。
腰围正常看起来不胖的人,也可能是隐形肥胖
说了这么多肥胖的危害、原因等,那到底怎样算是肥胖呢?周后德教授介绍说,除了眼观直接感受一个人胖瘦之外,还有标准体重、体重指数、腰围和腰臀比、全身脂肪含量等指标来判断一个人的胖瘦。
全身脂肪含量,是脂肪占身体的比例,也是衡量胖瘦的标准,男性脂肪超过人体的20%为胖,女性脂肪超过人体的30%为胖。
至于标准体重,周后德教授告诉大家一个比较简易的办法:
还可以从体重指数(BMI)来看一个人是否肥胖: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的平方(米)
周后德教授介绍说,综合考虑中国人身高、体重、体质等标准,国人的BMI在18.5~22.9,属于正常范围;BMI在23~24.9,超重;BMI在25~29.9,Ⅰ度肥胖;BMI≥30,Ⅱ度肥胖。
“中国人多是腹型肥胖,不过‘正常’肥胖者(腰围未明显增大的人)也不能侥幸、不能忽视,很有可能是隐形肥胖。国内外研究表明,‘正常’肥胖者可能只是一种短暂现象,依然存在其他并发疾病的高风险。”周后德教授特别提醒说,我们对各项代谢指标正常、腰围正常人群进行内脏脂肪测定,发现其内脏脂肪量存在明显增多;对体重正常、BMI正常的人群进行内脏脂肪测定,发现其内脏脂肪量存在明显增多,血糖血脂等存在异常,因而可能存在隐性肥胖。
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最重要
“肥胖是威胁全球人类的流行病,已成为百病之源,所以肥胖的人都在忙于减肥,各种减肥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周后德教授介绍说,目前社会上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减肥方法,如饥饿疗法、短期运动减肥、药物减肥、手术抽脂治疗、针灸疗法、中药疗法等。
“不过,如减肥方法不科学,易导致机体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和内循环的失衡、内分泌紊乱,对心血管、肝肾系统的损伤极大,甚至中毒。”周后德教授举例说,比如手术抽脂疗法,由于受技术水平的限制,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风险高;中成药疗法常含有芦荟、大黄、番泻叶等寒凉泻下药,此为单纯地祛除阴邪而不扶助阳气,往往初治有效,久则不但无效,反会苦寒败胃。
据周后德教授介绍,美国的《超级减肥王》(TheBiggestLoser)节目,自4年来已经播出了17季,高峰时有万美国人收看这个节目,他们要在30周里,靠节食和运动尽可能地减重。减掉最大比例体重的冠军,可获得25万美元奖金。第15季冠军蕾切尔·弗雷德里克森,赛前BMI指数为44.6,赛末BMI指数为18.0,减掉了59.6%的体重。
不过,美国糖尿病、消化与肾脏疾病研究所凯文·霍尔(KevinHall)的团队在《肥胖》(Obesity)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显示:他们取得了9年第8季14名选手的许可,追踪研究他们6年,得出了令人伤心的结论——这些选手千辛万苦减下的肉,绝大部分又长了回来。
周后德教授讲座中指出道,那些急速“成功”减肥的人,看上去像瘦子,穿起衣服像瘦子,走起路来像瘦子——但偏偏不是真正的瘦子。他们的代谢,不是那些从未减肥过的瘦子的代谢。比起那些同样体重的瘦子,这些“前胖子”每天都要少消耗许多能量。他们的激素,不是那些从未减肥过的瘦子的激素,这些“前胖子”要忍耐更多的饥饿折磨。这些胖子们迅速瘦下来,还是“瘦胖子”。
“减肥是为了将来更好更健康地生活,长期能量摄取大于消耗是引起肥胖的基础,所以减肥是一项长期的斗争,一定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科学合理地减肥。”周后德教授介绍说,科学合理减肥一定要掌握三个原则:①减少能量摄入(摄入优质蛋白);②增加基础代谢(运动,脂肪代谢);③清理体内垃圾(肠道宿便,血液垃圾)。
周后德教授介绍说,LookAHEAD研究表明——对于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可使体重得到长期控制,代谢指标改善。所以对于肥胖的治疗,生活方式干预非常重要,可以从膳食结构、运动锻炼、行为修正等多方面开展。
维持摄入与消耗之间的平衡是关键
周后德教授表示,膳食结构以维持摄入与消耗之间的平衡为好,如▲上图所示,不同体力劳动每公斤体重所需要的热量(千卡/公斤)不同,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体型肥胖程度,计算出自己每天需要摄入的能量,再根据热量对应食谱及食物交换表,合理选择自己每餐的饮食及食量,饮食均衡,限制热卡,脂肪与糖均不能过量,尽量保持每天摄入与消耗之间的平衡。
有氧运动最佳
“现研究表明,人在运动过程中随着锻炼时间延长,脂肪供能比例增大,如在40、90、分钟的连续运动时,脂肪酸供能分别占总耗能的27%、37%和50%。”周后德教授表示,每天以中等强度持续练习30~60分钟,每次活动能量消耗为千卡左右,这对减肥健身效果才较明显。
周后德教授还提醒说,大家可以利用心率表示有氧运动强度,锻炼时的心率一般状况应为:体能良好者最大心率的70%~85%,体能普通者最大心率的60%~75%,体能不佳者最大心率的50%~70%。
保持适度身体活动有益健康
“缺乏身体活动是全球第四大死亡风险因素。”周后德教授指出,与一周四天以上每天从事至于30分钟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的人相比,缺乏身体活动的人死亡风险增加20%~30%。缺乏身体活动是以下疾病的主要病因:约21%~25%的乳腺癌和结肠癌;约27%的糖尿病;约30%的缺血性心脏病。
此外,周后德教授还列举了一些好的生活习惯,推介了一些快速瘦身食品,供广大想减肥的人参考学习,希望更多的人摆脱肥胖的困扰、保持健康身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zl/953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