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诈骗曝光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5154124.html
能量是人类赖于生存和生命活动的基础。人类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学习,乃至我们的呼吸、心跳、眨眼、走路、说话和思维等,都离不开能量,就如同汽车在马路上行驶离不开汽油一样。离开了能量,生命就会停止。人不能像植物那样,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来合成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人体需要的能量只能从食物中摄取。食物中有三种营养素可以提供能量,即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能量的消耗主要用于维持基础代谢(体温、呼吸、心脏跳动等)、身体活动(工作、家务、运动等),其中身体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大约占总能量消耗的15%~30%;食物的热效应也消耗一定的能量,但比例很小。生长发育中的儿童每天需要~千卡的能量,从事一般劳动强度工作的成年男性平均每天需要千卡(女性千卡)的能量。如果能量摄入不足,就会影响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导致身高或体重低于正常标准。对于成年人来说,能量的需要和消耗应该是动态平衡的:吃多少,就消耗掉多少,这样才能保持体重不变。如果长时间不平衡,摄入能量太少或消耗太多,会出现体重减低、消瘦;若摄入能量大于消耗,就会出现超重或肥胖。
哪些食物能产生能量呢?
能量来源于日常所吃的各种食物之中,食物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三大类营养素在进入体内经过消化、吸收后,均可以转化成能量。这三大类营养素各自提供的能量是不同的,占总能量的比例也不一样。1克碳水化合物和1克蛋白质提供的能量都为4千卡,而1克脂肪提供的能量为9千卡。另外,酒精也含有能量,1克的酒精可以提供7千卡的能量,所以,经常过量饮酒可能会摄入过多的能量。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适宜膳食能量构成中,来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最多,占55%~65%,碳水化合物主要的食物来源是粮谷类,还有薯类,这就要求我们每天的膳食要以谷类为主。近年来我国居民自谷类食物摄取的能量所占比例下降,而动物性食物在增加,能量来源的不合理及膳食结构的不平衡是我国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明显上升的原因之一。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zl/956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