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31228/4318885.html
肥胖和消瘦是两种完全相反状态,但在中医却可以用同一种药调理,因为从机理上看,造成肥胖和瘦削的病因可以是同一个。
这一点金元时期的名医李东垣,在他的《脾胃论》中清楚地描述过:“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意思是,能吃却瘦的人和不吃也胖的人,都因为脾虚。
能吃却瘦、少食而肥
都是脾虚所致
中医的脾主运化,类似身体里的快递和物流,营养的吸收、废物的代谢都需要动用到脾,所以无论是“垃圾”囤积太多的虚胖女、油腻男,还是营养吸收不利的身体干瘦、面色萎黄者,中医都会诊断他们是脾虚。
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三年自然灾害,因为没有食物吃,民众的营养状态很差,身材普遍都很消瘦。当时的医生用“参苓白术丸”给干瘦、营养不良的病人做补品,通过健脾改善营养状态,使他们能稍微胖点。
这些消瘦的人,就是李东垣说的“不能食而瘦”,他们是因为饥饿伤了脾气,再加之食物匮乏,所以人才会非常的瘦。
身材消瘦的问题现在也有,不过现在的人更多是因为身体无法吸收营养而导致的“干瘦”。我见过一个女孩子,特别能吃,而且特别喜欢吃肉,一个人可以吃两份牛排,但是人却很瘦。这种人就是典型的“酒肉穿肠过”了,也就是脾气虚的问题。当时她去看中医,开的就是前面说到的“参苓白术丸”。
有意思的是,这个女孩子后来结婚生孩子后,人突然就胖了,休完了产假仍旧很胖,一直以为是产后问题,但等孩子都上小学了,她还处于喝凉水都长肉的严重肥胖中。去看中医,医生开的还是“参苓白术丸”,她为此问我为什么?
我告诉她,中医没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zz/953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