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问诊中心 http://www.yunweituan.com/
“怎么又喝饮料!”
--“这是0糖0卡的,很健康!”
“什么卡?”
--“说了你也不懂。”
最近经常看见孩子拿着个小白瓶饮料喝,一天喝三四瓶,你上去劝他,反而被被说“不懂科学”什么的,然后就是“0糖0卡”、“减肥饮品”什么的新名词,一套一套的。
上网查了才知道,所谓“无糖饮料”,就是把饮料里的糖换成了人工甜味添加剂。
那么,这种“人工添加剂”真的健康吗?
注意!小心掉进无糖饮料的健康“陷阱”!
糖:健康杀手
人对糖的渴望是生理本能,当我们摄入甜食的时候,我们大脑中的奖赏回路就会被激活,多巴胺大量分泌,给我们带来愉悦感。因为愉悦感,我们才会对各种甜食欲罢不能。
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人逐渐意识到,糖是导致肥胖和各种代谢疾病(如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罪魁祸首。
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成人摄入每日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25克是个什么概念?
一杯奶茶的含糖量≈14块方糖,一块方糖就有4.5克!
这意味着,一杯奶茶下肚,人体一天所需的糖分摄入就已经超标了。
糖分摄入过多,不仅会导致蛀牙、肥胖,严重地还会降低营养素吸收,引发糖尿病。
代糖:真的健康吗?
在闻糖色变的时代,代糖产品应运而生。
代糖的种类很多,根据产生热量与否,一般可分为营养性的甜味剂(可产生热量)及非营养性的甜味剂(无热量)两大类。
我们过去经常听到的“木糖醇”就是营养性的甜味剂,食用后也会产生热量,但比蔗糖的热量低。
除木糖醇外,还有山梨醇、甘露醇等。
在早些年,木糖醇口香糖大行其道,虽然木糖醇在FDA和欧洲法规中规定适量添加,但人体摄入量过高,会引起血糖升高,腹泻等症状。
如今,连这种营养型甜味剂的热量都被嫌弃了,年轻人为了追求低热量,选择了非营养型甜味剂——
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
糖精是最早发现的人工甜味剂,甜度是蔗糖的三百倍。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虽然糖精曾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有导致膀胱癌的可能性,但在人体试验上并未发现有不良影响。但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所建立的每日容许摄入量(acceptabledailyintake)为小孩每天不超过五百毫克,大人不超过一千毫克。
甜蜜素甜度为蔗糖的三十倍左右。联合国的国际卫生组织(WHO)及欧洲共同市场都认为它是是安全食品添加物。但在一些研中曾发现甜精虽无致癌性但可能为癌促进剂(Cancerpromoters),因此美国于年八月全面禁用。
阿斯巴甜甜味是蔗糖的~倍。在全球多个国家中获准使用。但是,阿斯巴甜中含有苯丙胺酸,因此不适合苯丙酮尿症的患者使用,否则会造成智能不足。
另一种最近很火的代糖产品,叫赤藓糖醇,食用赤藓糖醇过量会导致腹泻也就是拉肚子腹胀肠鸣。当每天摄入量超过50克,容易引起胀气、痉挛、腹胀、胃痛和腹泻等。另外,有研究表明,肠道内复杂的菌群有部分细菌能分解赤藓糖醇,也就是以赤藓糖醇为食物从而大量繁殖,导致菌群失衡。而菌群失衡的并发症相当多。
如果一定要使用代糖,那么天然甜味剂通常是最健康的选择。它们提取自天然植物,安全性相对人造的甜味剂好。
例如甜叶菊苷(甜菊糖苷,甜菊糖)、罗汉果甜苷等。
代糖真的能减肥吗?
年轻人喝代糖饮品往往打着减肥的旗号,但事实上真的能减肥吗?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两所巴西大学的学者们对当前的甜饮料研究和政策进行了评论,认为无糖饮料对于减肥或预防体重可能并不好比他们的全糖同行增加。
研究显示,人工加糖饮料目前占全球甜味饮料市场的四分之一,但它们不像含糖饮料那样征税或监管-可能是因为它们被认为是无害的。
但这样的结果,会造成人们通过刺激甜味受体引发补偿性食物摄入。简单来说,就是“让你吃更多!”
代糖可能让你产生「吃了代糖就可以多吃点其他的东西了」的心理,导致进食更多的东西,从而引起肥胖。
另外,代糖无法像真正的糖一样满足人对甜食的渴望。长期使用高甜味的代糖,会让你对高度的甜味一直保持依赖性,让你以后有可能吃进更多的糖。
第三,较高的甜度和很低的能量,会让身体感到很困惑----我明明吃了这么多糖为什么没有能量?长期的这种信号干扰,可能会打乱食欲和味觉的调节。
结论:吃喝要控制,加大运动量
目前,「代糖」这个话题仍在学术界争吵不息,尚无定论,还需要大量的实验和观察来佐证观点。但对孩子来说,成长只有一次,还需谨慎对待。
如果真的想减肥,那就去运动,去健康饮食,而不是拿起代糖饮料当救命稻草,并反斥父母的良苦用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zz/958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