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膳食结构的改变,肥胖已成为全球范围的“流行病”。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全球有近20亿成年人超重或肥胖。根据国务院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中国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率已超过50%,超过16%为肥胖。6岁至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或肥胖率接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达到10%。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肥胖和超重人数最多的国家。
肥胖除了影响外形和日常生活,还容易引发多种疾病。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肥胖者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等慢性疾病的风险远远高于其他人。英格兰公共卫生局报告显示,超重或肥胖的人因感染新冠病毒而患重症或死亡的风险更高。肥胖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一大问题。
俗语说“腰带长,寿命短”,这可是有科学依据的!瑞典医学专家对腰围与寿命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不论男女,腰围粗细均和寿命长短有关系。他们分别对名男子和名妇女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55岁左右的男子如身体较瘦,但却腰围粗大者,29%的人活不到70岁;但如身体较胖,腰围却比较细者,却有95%的可活到70岁以上。其中腰围和臀部同样长的人,寿命更短些,属于最危险的体型。腰围警戒线:80!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明确规定: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即为超标。测量方法:从肚脐开始一圈,就是正确的腰围,最好测量两次,误差在0.5cm间,说明是正确数值。测量时保持自然状态就好,不用刻意控制呼吸,呼气过头,腰围就大了,吸气过头,腰围又小了。腰围超标,危险多多!1早亡英国《每日邮报》的一项研究指出,腰围过粗会使预期寿命缩短,无论男女皆是如此。腰围过粗的人因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癌症而死亡的风险升高。与那些腰围较小的人相比,腰围粗的人早亡风险更大。据《美国流行病学杂志》近期报道,腹型肥胖的男性患心脏病的概率要比其他男性高42%,而腰围肥大的女性患心脏病的概率通常比其他女性要高44%。2癌症一份来自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公布的报告证实,肥胖会增加结肠癌、子宫内膜癌、食道癌、胰腺癌等癌症的患病风险。中国工程院陈君石院士强调,腰围每增加1寸,得癌症的风险就增加8倍以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肥胖者而言,适当地减腰围就是防癌。3糖尿病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可增加患高血糖的风险,是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中国慢性病防治中心的调查数据也显示,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与腰臀围比值的增大是成正比的。腰臀围比值高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10.82%)是腰臀围比值低的人群(3.16%)的3.4倍。4代谢综合征肥胖人群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远高于正常人,而患有两种或以上上述疾病的患者被视为患有代谢综合征。大腰围是代谢综合征的“根”,其他如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高血凝、高血尿酸、高胰岛素血症、脂肪肝都属于“代谢综合征之树”的树枝。近几年,代谢症候群盛行率明显增加,男性由13%升到25%,女性从26%增至31%。据医学统计发现,有代谢综合征者罹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心脏病及脑中风的几率,分别为一般人的6倍、4倍、3倍、2倍。做好两点减腰围1管住嘴避免饮食“十大恶习”饮食“十大恶习”包括:进食速度快,不吃早餐,午餐凑合,晚餐太丰盛,大量摄入高脂、高胆固醇食物,饮酒过量,餐后吸烟,食物加工过细、过精,水果当主食,饮水不足等。“管住嘴”不是让你忍饥挨饿,只要把白米白面的一半换成杂粮薯类(多膳食纤维),把油汪汪的炒菜换成蒸煮炖和凉拌菜(少油),吃饭之前先喝汤(增加饱腹感),再一口饭一口菜地吃到八成饱(不要狂吃),就是管住嘴、减腰围的好方法。2迈开腿每周分钟以上的运动每周分钟以上的中强度运动对保持腰围是绝对必不可少的,而要想消除已经过多的腰腹脂肪,就需要再增加努力,每天保持40分钟以上的运动时间。走路时尽量快一点,饭后半小时不要坐下,做些不太累的家务,或者散步。若是您觉得做到上面2点有难度,或是腰围已严重超标,想要尽快减下来,小编向您推荐一款重量级的“体重管理”产品——又想吃又想瘦?两位“大神”帮你圆这个白日梦!
为呼吁人们进一步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wh/954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