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
o(=·ω·=)m
听说好文跟好音乐更配哟
点击上方图片获得下载链接▲
儿童肥胖症95%是单纯性肥胖,少部分为继发性肥胖,由遗传或神经内分泌因素引起。学龄期肥胖70%~80%可发展为成人肥胖,甚至发展为代谢综合征,即包括高血压、肥胖、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异常、血脂异常等代谢异常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儿童超重和肥胖率增加使得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现快速低龄化趋势。同时,肥胖还带来一系列其他健康问题,包括睡眠呼吸障碍、社交障碍和抑郁症等。
在过去的20年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儿童肥胖率均呈持续上升趋势。究其原因,除遗传倾向外,主要是由于膳食模式不合理、能量摄入过多,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如:不吃早餐、常吃西式快餐、常喝含糖饮料;城市儿童骑车或步行上学的越来越少致活动不足;学习压力大,做作业、看电视、玩电脑等静态活动时间长而体育锻炼与户外活动较少等。
儿童期肥胖使成年期肥胖的危险度增加。因此,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点应从成人转移到儿童,控制儿童肥胖的流行是儿童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
超重与肥胖判断
1体重/身高评价
常用于<2岁的儿童,用百分位数法,若体重/身高在P85th~P97th为超重,≥P97th为肥胖。
2体质指数/年龄(BMI/age)评价
体质指数是指体重(kg)/身长的平方(m2),当儿童的BMI/age在P85th~P95th为超重,超过P95th为肥胖,国际上推荐BMI作为评价儿童和青少年肥胖首选指标(表1-1)。
采用BMI值可跟踪2岁到成人期整个生命周期的身体变化,因此BMI常用于筛查儿童和青少年超重。
表1-1WHO推荐BMI/age界值点
BMI/age
体重异常
≥P95th
肥胖(obesity)
P85th≤BMI/age<P95th
超重(overweight)
<P5th
低体重(underweight)
超重与肥胖的诊断
1病史资料
(1)家族史:询问家庭中三代人肥胖、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2型糖尿病以及癌症等发生情况。
(2)生活习惯与行为:家庭成员与儿童进食习惯;参加户外活动与体力活动情况。
(3)膳食评价:记录三日进食量,计算总能量摄入,了解儿童过多能量的食物来源。
2体格检查
除常规体格检查外,测定血压。选择汞柱式标准袖带血压计(血压带宽度为上臂的2/3),休息10分钟后测右上臂血压,连续3次,误差<4mmHg(1mmHg=0.kPa),取第2、3次数据的平均值。
3实验室检查
建议筛查2型糖尿病和糖调节异常,推荐的实验室检查有空腹血糖(或空腹手指末梢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肝脏B超。
超重与肥胖的干预应将控制超重/肥胖视为慢性病来管理,而不应期待获得“治愈”的效果。
干预的基本目标是改变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食物指导)、增加每日运动量,减少产热能性食物的摄入和增加机体对热能的消耗。
4常规筛查
常规筛查儿童肥胖很重要,应作为儿科健康工作的一部分。如儿童疑超重BMI/age≥P85th,有肥胖复杂症;或BMI/age≥P95th,无论有或无肥胖复杂症都应进行遗传或内分泌检查。
控制儿童体重
脂肪组织对血管的直接损害作用引起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改变。成年人的动脉粥样硬化在出现临床表现前有一很长的临床前期,在儿童期和青年时期已发生动脉病理改变。
因此,控制儿童期体重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脂质水平及血管健康状况。膳食评价的结果可有效帮助儿童恢复平衡膳食,控制儿童体重的增加。
7岁以上儿童超重有高脂血症或高血压应降低体重,或维持体重不增。按平均体重/身高计算能量摄入,采用低热量、低脂肪、低糖、高蛋白的饮食,提供适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保证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营养。
1运动疗法
增加能量消耗,使脂肪细胞释放游离脂肪酸,脂肪细胞体积变小;增强肌肉,使身体强壮。运动疗法主要包括综合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日常活动的增加。
综合有氧运动(3次/周,50分钟/次)作为传统的运动疗法,能较好地控制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增加日常活动,如长期低强度体力活动(散步、做家务、上学步行等),或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爬楼梯、游泳、玩球类等),养成经常运动的习惯以维持控制体重的治疗效果。
2行为矫治
需让儿童与家庭认识超重/肥胖影响健康,配合治疗是儿童肥胖干预成功的关键,包括饮食行为和生活行为调整。
帮助儿童建立减肥日记可逐步让儿童认识自己行为的问题,如记录所有食物的摄入时间、种类、数量,以及每天的活动时间、活动类型,定期测量体重,学习计算BMI,进行自我监督。
3药物治疗
一般儿童肥胖不建议采用药物控制体重。
超重与肥胖的预防
1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
预防和控制低出生体重儿童出生后的肥胖对降低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2科学知识宣传
是积极有效的Ⅰ级预防措施。通过各种方式或媒体使人们对肥胖对健康的危害有正确认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膳食结构等;提高对危险因素易感人群的识别,并及时给予医疗监督和指导,控制肥胖症的进展。
3预防的重点人群
提倡人乳喂养可降低婴幼儿超重发生。中国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4岁后儿童肥胖明显增加,预防的重点为3~6岁儿童。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和进食习惯,养成参加各种体力活动和劳动的习惯是关键。
中国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表
新生儿肺炎临床路径(版)
专家观点
中国儿童膳食评价指南
部儿科指南免费送!!!
0~7岁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
0-6岁宝宝发育图解,一看就懂!
儿科常用数据表大汇总,速记速查便携高效
儿科实用速记美图(58张)带您轻松读懂儿科
漫画详解
终于把医疗核心制度记住了
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
{福利}部儿科电子书免费送
诊治误区
儿童巨细胞病毒性疾病诊断和防治
中国儿童挑剔进食的处理和预防
权威观点
0-2岁儿童辅食喂养指南
中国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表
点击“阅读原文”收获惊喜
儿童医学
赞赏
人赞赏
人喜欢
长按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看白癜风的医院哪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yf/951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