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13日,山东费县刘女士爆料,称自己在年10月期间被其丈夫大量注射激素,怀疑其是“投毒谋杀”。
随后,刘女士出现急剧肥胖、糖尿病、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甚至一度坐上了轮椅,领了残疾证。
但刘女士已报案近三年,警方的立案程序却一直难以推进,因为没有鉴定机构受理鉴定刘女士的伤情,“案件就卡在这里了”。
结婚一年后身体出现异样感冒后丈夫为她在家输液?
年7月,刘女士爆料称,年11月,她医院,但身为医生,且当时还是她丈夫的高某却表示,自己就是医生,可以在家输液。
出于对丈夫的信任,刘女士在患病期间,每天早晨和晚间在家各打一次吊瓶。她说,她曾问过高某打的是什么药,“他说是治感冒的中成药,不用皮试,也不会过敏。”
然而刘女士的感冒未见好转,此后她开始出现视物模糊、腿部抽筋等症状,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容貌发生变化,整个人胖了一大圈,“皮肤仿佛要撕裂一样”。
刘女士至今还留着急剧增胖后身体多处出现裂纹的图片。
发病时,她和在卫生院从医的丈夫高某刚刚结婚一年多。
家人见状,医院检查,发现她的血糖已经达到了18.5mmol/L,是正常人的三倍以上。
此后,刘女士又分别前往临沂市、医院进行治疗,但始终没能查出病因。
在她寻医治病的这半年内,丈夫高某始终陪着她就医,医生问话时高某就站在她身边。
刘女士回忆称,几乎所有的医生见到她后,都曾问过她是否使用过激素类药物,她因不知实情都予以否认,“但医生问诊时,高某就在我身边,他也从未向医生提及他给我用过激素。”
据刘女士提供的两份入院记录显示,当时关于刘女士的现病史及既往史的相关情况均由高某签字确认,但其中没有关于使用激素类药物的相关描述。
年11月,刘女士先医院的7个门诊挂号就诊,最终被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糖尿病、代谢综合征。
奇怪的是,后来刘女士的身体逐渐恢复了,就连血糖在不吃降糖药的情况下也处于正常指标,这让她越发感到奇怪,“糖尿病是治不好的,更不可能自愈。”
不光如此,她还很疑惑,结婚后喝的水和牛奶里都有奇怪的味道,慢慢的出现了头晕、失眠的症状。
丈夫曾问她:“你怀疑我给你投毒?”刘女士只当丈夫是开玩笑。
离婚后偶然发现大量激素药物怀疑丈夫投毒?
在久病不愈又查不出具体原因的情况下,年9月,刘女士丈夫高某提出了离婚。
刘女士称,当时全家非常伤心,刘女士母亲对她说:离就离吧,这种人不可靠。
然而就在年9月两人决定离婚,刘女士收拾东西时,才发现了“久病不愈”的端倪。
据刘女士说,“直到年9月,高某要跟我离婚,我母亲在收拾我东西的时候在家里发现了地塞米松的药瓶,我才怀疑前夫有问题。”
据科普中国报道,地塞米松是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药,具有抗炎、抗免疫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免疫性疾病、过敏、肺结核等炎症、皮肤科疾病、眼部炎症、哮喘等疾病。
地塞米松还可以起到收缩血管、减少出血量、维持血液循环的作用,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急救药品。
不当使用地塞米松,会引起以下副作用代谢紊乱、血糖偏高、体重异常增加,引起“向心性肥胖”,出现“满月脸”、“水牛背”、腹部指纹等表征。也可导致肌无力、骨质疏松及骨折,甚至间接引起骨头局部坏死。
大剂量的服用,甚至会导致糖尿病、消化道溃疡等,因此老年人、青少年、糖尿病、溃疡病等患者忌用或者慎用。
而以上“不当使用”后的一些症状,刘女士都有。所以在发现家中有地塞米松后,刘女士家人立即报案了。
前夫承认曾对她用过11支地塞米松,称为治腰病
刘女士的邻居陈女士至今想起刘女士刚刚“发病”时的样子仍感吃惊:
实际上,关于注射地塞米松一事,高某也曾承认过。
年1月,经高某起诉,刘女士与高某最终被法院判决解除婚姻关系。庭审笔录中显示,高某称,刘女士身体出现异常系其自身患病所致。
因刘女士患有腰间盘突出,县医院医生给了甘露醇、5毫克小剂量地塞米松和丹参,一共用药5天,第一天是在诊所里打的。高某称,这些药不是偷的,医院里借用的。
年7月,刘女士的遭遇经媒体报道后,高某曾在其微博中发布长文对此事作出回应,这一次,他明确自己曾给刘女士注射了11支地塞米松。
然而令人疑惑的是,刘女士发病后曾多次就医,丈夫高某都陪伴在她身边,但当医生问到有无注射过激素性药物时,高某都绝口不提。
然而刘女士对高某的回应并不认同。
年初医院出院时被诊断为糖尿病,高某却在回应中表示在年1月又给她用了6支地塞米松,“糖尿病患者要慎用激素药,因为会使血糖升高,我之前血糖已经高出正常人三倍,他却在我出院后又给我用激素,他是一名在职医生,了解药理,这不是一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就能解释的。”
刘女士还透露,报案后越查越多,最后发现高某购买过81支地塞米松(后更正为91支)。
对于91支地塞米松的问题,高某是这样解释的:
但官方却表示,91支地塞米松,大部分去向不明。
刘女士说,自己差点就因此丢了命,若不是离婚前母亲在家中发现大量地塞米松的药瓶,她到现在还被蒙在鼓里。
刘女士一度怀疑前夫高某“以杀人为目的”为她用药,但高某并不承认。
报案三年未获立案,办案民警:鉴定机构不受理
4月16日,费县卫健委政法监督科科长赵恒国告诉澎湃新闻,卫健委最初介入调查时,高某一直否认对刘女士注射地塞米松,称一支也没有打过,“只是外用”。
在卫健委调查期间,高某对于地塞米松的去向始终含糊其辞。
但这起案件从事发至今始终未能刑事立案,刘女士的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
年下半年开始,她经常感到腿疼,后来已无法行走,只能坐上轮椅,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直到领导残疾证,刘女士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成为了一名残疾人,年生的她,今年刚32岁。
刘女士说,自己也是学医的,她清楚自己股骨头坏死与摄入激素有关,“后续还可能出现激素性白内障,我现在特别怕。”
4月20日,医院一位内科专家就刘女士的病情分析称,刘女士所有症状符合长期且大剂量外源性摄入长效激素地塞米松,导致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医源性糖尿病,及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刘女士已被评定为肢体三级残疾,不光如此,她还在不久前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
4月16日,费县公安局一名办案民警向澎湃新闻表示,该局接到刘女士报案后,先后找到三家司法鉴定机构,希望明确刘女士的损害程度是否达到“轻伤以上”的立案标准,但三家鉴定机构均表示无法鉴定,没有受理,这也是报案近三年没有立案的主要原因。
“现在刘女士双腿残疾的情况我们也已经掌握,但即便是这样也应该证明这个损害与高某注射激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才能立案。”
新闻来源:新京报、澎湃新闻、搜狐新闻等
戳可观看该新闻相关视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yf/953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