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8点12点20点不见不散~
作者:挪威
来源:挪威TALK(ID:New90hour)
如果你仔细观察,肥胖羞辱无处不在,尤其是针对女性的。
虽然同样生而为人,但至少在身材方面,社会对女性的苛求似乎更大。
对男性的身材要求,你大概只听过有没有腹肌、胸肌之类的。而面对女性时则不同,A4纸腰、蜜桃臀、大长腿、黄金比例、天鹅颈……仿佛是个器官就有标准,有刻板的社会认知。
听起来很荒谬,但现实就是这么荒谬。
按照某些说法,胸要标配、腿要标配、腰要标配,连屁股也要标配。你干吗不买个娃娃放在家里养眼?全身上下都标配。
这是一个发生在地铁上的肥胖羞辱事件。
一名女生,因为比较胖,占用空间大,一个人坐两个人的位置。又因为胖,体重大,惯性比较强,地铁加速或减速时,她的身体发生倾倒,碰到了别人。
其实都是一些经常会被忽视的细节,谁都有这样的时候。
空间太小就不硬挤进去了,毕竟自己是后上来的;地铁刹车大家都会歪倒,何必苛责。
但有人就选择了恶语相向。
我要是像你这么胖我绝对不出来,那么胖你看你一个人占了多少位置?
就你这样还出来坐什么地铁?
…………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身上有某个明显的身体缺陷,被人单独拎出来“吊打”,疯狂语言攻击,你一定能感同身受。
盲人行动不便,排队时影响了队伍速度,后面人破口大骂。
残疾人因为无法站立必须要坐在轮椅上,占用大量空间,然后被人骂:“瘸成这样了还出来干吗?”
我之前经常听到一种对于矮个子的奚落。一些情况下,只要由于身高限制导致他们没办法做到一些事,就很容易被奚落。
我认为这是赤裸裸的恶意。
如果这是脱口而出的无心之语,那只能说明你已经习惯了自己的恶意,你已经习惯了从不考虑任何人的感受,把语言变成子弹,任由其攻击别人。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这样的人,开口就是命令,开口就是“你很差劲”,然后趾高气扬,内心充满优越感。
远离这种人,因为他从来意识不到自己有多差劲。
回到刚才那个话题,肥胖羞辱产生的原因大概有两个:
第一,肥胖成了一种原罪;
第二,这种原罪成为一些人进行肥胖羞辱的工具,他们从中获得扭曲的优越感。
肥胖是一种原罪吗?
问一个问题:肥胖是一种原罪吗?
答案是:现行观念下,似乎是的,肥胖在今天似乎真的成了一种原罪。
肥胖会让人们下意识联想到很多负面的内容,诸如懒、缺乏自律、不自制、暴饮暴食、堕落,等等。一度能看到很多此类的文章,什么“人的堕落,从变胖开始”之流。
北京的通勤时间平均五十多分钟到一个小时,上海和深圳也不逞多让,广州也差不多。
一线和二线重点城市的平均下班时间,都在七八点之后,某些互联网公司甚至忙碌到需要在公司通宵。
这是很多人现实的生活,挤压健身时间,消耗生活精力,以及带来巨大压力,都可能导致肥胖。
去年刚开始创业那段时间,我(本文作者)过着晨昏颠倒的生活,每天写稿都要写到凌晨两点,因为压力确实很大,所以就胖了,胖得很快很明显。
社畜应该都有类似体验,屁股焊在座位上,从白天到黑夜,项目工期紧,可能睡觉都在办公室。
所谓的“压力肥”就是这样形成的。
但当你调节休息节奏,正常作息,顺着生物钟的规律来,体重也会很明显地减轻。
导致肥胖的因素很多,比如体质,有些人是怎么吃都不会胖的,而有些人怎么练都很难瘦下去。
除此之外,生活方式、压力、睡眠与生物钟,都是导致肥胖的因素。
肥胖和穷是同样的概念,不受欢迎,人人都想改变,毕竟谁不想又美又有钱,但你很难说穷就是原罪。
是穷人不够努力吗?你去凌晨的大街上看看,那些摆摊儿的,那些在写字楼工位上加班的,有些人都玩命了,还要怎么努力?
是穷人不够有魄力和冒险精神吗?当你拖家带口,想着孩子下个月学费和生活费的时候,你也会把钱都一毛一毛地攒起来。
穷是一个复杂且无法从单一维度去分析的概念,肥胖也是如此。
年3月,《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倡导停止肥胖羞辱的论文。
现在有充分证据表明肥胖和其他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和表观遗传因素、食源性因素、睡眠剥夺、内分泌干扰物等。
▲《结束肥胖羞辱的国际联合共识声明》部分内容截图
高度自律的锻炼与饮食确实能让人维持身材,但这个前提是,在你的生活状态下,好身材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
这和价值观有关系,也和生活其他因素有关系,比如工作时长、收入、状态,等等。
朋友们,好身材很重要,但在很多人的生活里,价值排序中,它并不那么重要,远远排在下个月的工资、升职加薪、孩子补习班的学费、房贷车贷之后。
所以普通人不要学李现,不要学彭于晏,没有意义。
明星之所以可以严苛地去维持身材,首先是因为维持身材在某种程度上,本身就是他们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因为好身材会带来巨大收益。
普通人没有这份待遇。
加班到十点下班,通勤时间长达一个多小时,怎么锻炼?没法锻炼,也很难有时间精心地去买菜开火,为自己做一顿高营养而低脂的晚餐。
不是没有这个时间,是心累,是回到家就想躺着,我想这是很多社畜都会有的心态。
所以我想要扭转肥胖原罪论的观念:
有些人把勤奋和自律都给了A面,我们可以提醒他们要注意兼顾生活的B面,但不能站在B面去苛责他们,你怎么这么懒,怎么这么堕落?
肥胖当然不好,但它不是一种原罪,正如穷不是原罪。
不要从肥胖羞辱中获取扭曲的优越感
大部分心怀善意,并且懂得如何克制地表达自己感受的人,都不会用身体的某个部分去羞辱另个一人。
但总有一帮人,没存在感,渴求优越感,但由于基本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能力,所以有很强的无力感,只好用门槛最低的方式达成目的,那就是羞辱别人的身体。
有一说一,羞辱这个词本身不好,但某些羞辱也是有要求的。
比如收入,从数字层面看,你想羞辱一个人的工资,至少要收入比他高。
比如学识,你想羞辱一个人的学识,至少要学识比他强。比如刘文典看不上西南联大的大部分教授,也没人敢动他。
但肥胖羞辱是件零门槛的事儿,没有任何要求。
只要你看到长得胖的人,而你本身不那么胖,你就可以羞辱他。
这一瞬间,内心的优越感得到极大满足。
他们要的,就是这种扭曲的优越感。
肥胖羞辱的后果:
你开始痛恨自己的身体
常见的误会是:肥胖羞辱会让肥胖者笃定地减肥,变得更健康。但结果截然相反,羞辱不会带来好的改变,而会真正导致别人堕落。
年发表在《INTOBESITY》杂志上的一份研究显示:
肥胖羞辱是导致肥胖问题的重大因素,而不是解决方法。在数据层面,基于长达4年的跟踪研究——遭受过肥胖羞辱的人,平均体重增加了2磅,而没有遭受过肥胖羞辱的人,体重则下降了1.5磅。
抖音上总有一些所谓的励志视频,肥胖者被羞辱甚至辱骂之后,痛定思痛,痛改前非,痛下决心,然后开始上跑步机,举起哑铃。
这可能是演的,更常见的情况可能是:
肥胖者被羞辱之后,他连健身房都不敢进了,甚至对锻炼这件事产生天然的排斥感,习惯性躲避与之相关的问题。
于是,人们开始痛恨自己的身体,这是最糟糕的结果。
而这个结果,在今天比较普遍。你有没有发现,无论胖瘦,很多人已经开始痛恨自己的身体了。
不仅是肥胖者,一些身体健康、体型非常正常的女生,受到他人肥胖羞辱的影响,也开始控制体重,而且减肥的方法非常粗暴,禁食、催吐、减肥针等等。
我们都知道这类方法的危害性。
社会学家库利提出“镜中我”的概念: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是通过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形成的。
当一个人被长期羞辱时,他们是真的会产生一种自我排斥的情绪,至少对自己的身体极不认同。
然后周围人看到他这样,立刻也会审视自己。
《青少年、社交媒体和身体形象(Teen,SocialAndBody)》()的论文调查显示,在美国,53%的女孩在13岁,就已经对自己的身体不满意了;到了17岁,这一比例上升到78%。
▲Findyourtruebeauty关于身体形象的调查统计
我没有找到中国的相关数据,但从周围的环境能感觉出来,很多人都对自己的身体不满意。
我想起《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我不是这个身体》,其中有一句很刺痛人的话:
每一次,当我在浴室的巨型镜子里看到我的脸,我都被自己吓到,身体往后跳……
你的身体似乎不是你的,你有一种灵魂安错了家的感觉,你每天起床看到镜子里的自己都开始焦虑和不满。
身体自爱
无论如何,从健康角度看,肥胖相当不好,会衍生很多其他疾病,但这不是对别人进行肥胖羞辱的理由。
肥胖羞辱,无论是在促进体重改善,还是在营造良好社交上,都没有意义。
《结束肥胖羞辱的国际联合共识声明》的研究表明:
肥胖羞辱会导致肥胖者做出一些让体重更加失控的行为——回避运动,不健康饮食,增加久坐时间,使得身体代谢变差,体重上升,生活质量下降等。
所以无须抬杠。
我依然追求健康有序、作息规律的生活,依然致力于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包括体型、精力;依然坚持运动,时不时把这具肉体拉出来练练,捶打捶打。
我也希望所有人都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但这一切的基础,是身体自爱,而不是身体仇恨和肥胖羞辱。
当身体仇恨占据了你绝大部分思考空间,不够完美、非常差之类的调调总是出现,肥胖羞辱就会变得普遍。它会让人拒绝锻炼、拒绝社交、拒绝融入这个世界、拒绝打扮自己……甚至让人没有动力去做任何事儿。
你可以也应当去维持良好身材,但不要借此去攻击肥胖者,因为你不知道他们背后的生活。
来源:新90后(ID:New90hour),一群思想青年的聚集地,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demmc.com/zcmbyf/954437.html